近期,医疗界传来重大消息,备受瞩目。我国在心脏病治疗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成功开展了首例将微创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与左心耳夹闭术相结合的手术。该创新手术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完成。
手术背景
2025年1月8日,澎湃新闻发布报道,上海四院发布信息。目前,众多患者遭受心脏疾病困扰,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和房颤尤为普遍。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脏二尖瓣在左心室收缩时无法完全闭合,导致血液回流至左心房。房颤患者可能经历心跳不规律、疲劳等症状,且左心耳易形成血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这些病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也促使医疗界持续探索解决方案。
本次手术的受术者是一位72岁的女性,其病情较为复杂。尽管一年前她曾接受导管射频治疗以应对房颤,但房颤症状仍时有发生,并伴有胸闷、气短等不适感。截至2024年11月底,症状加重后,她前往上海四院孟旭门诊就医,最终被诊断为心力衰竭、二尖瓣重度反流及房颤等多种病症。同时,患者还并存高血压、脑缺血及肾功能异常等多种基础病症。
术前治疗
患者入院后,医院迅速启动了诊疗程序。经过详尽的检查,上海四院对其进行了包括抗心律失常、强心、利尿等在内的全面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有效缓解了她的胸闷和呼吸困难。然而,超声复查发现,她的二尖瓣反流状况依旧严重。这一结果暗示,当前的治疗手段未能有效解决根本问题,迫切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孟旭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多轮跨学科交流。考虑到患者健康状况不佳,进行常规的体外循环二尖瓣修复和左心耳封堵手术存在极大的风险。基于此,他们致力于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手术决策
孟旭教授带领的心脏瓣膜病治疗小组在充分考虑后,选择了对患者实施微创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和左心耳夹闭术。TEER技术通过导管放置夹子于二尖瓣,夹紧瓣膜两侧,旨在减少血液逆流,特别适用于无法承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同时,左心耳夹闭术作为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重要措施,也得到应用。
该决策的制定基于对病人病情的精准分析和对于相关技术的深入了解。该方案旨在通过两种手术的合并进行,力求在一次手术中解决患者多个健康问题,从而尽可能提高患者的心脏健康水平。
手术实施
经过精心准备,手术正式展开。孟旭教授所率领的医学小组运用国内先进的医疗设备,为这位特殊患者发起了至关重要的“心脏保卫战”。手术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高超的医疗技能、器械操作的精湛技巧以及团队成员间的紧密协作。每一步操作都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危,手术中的每一项医疗决策都必须精确无误。
手术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紧密配合,严格遵循手术操作规程,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手术操作。他们深知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但对治愈患者、恢复其健康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
手术成果
术后,患者状况良好。复查超声显示,二尖瓣出现轻微反流,心房体积较入院时明显缩小。这一变化证实了联合手术的成效,显著增强了患者的心脏功能。随后,患者顺利康复并出院,开启了新的生活旅程。这一成功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喜悦,也代表了医疗界在心脏疾病治疗方面的重要突破,为未来类似病例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专家解读
孟旭教授提到,针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修复或更换二尖瓣等。治疗决策需基于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无法承受传统手术的患者,TEER疗法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同时,孟旭教授还指出,在房颤患者中,左心耳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区域。实施左心耳夹闭术,能够有效切断左心耳与左心房之间的联系,避免血栓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手术过程顺利进行,体现了医疗团队高超的医术和国内医疗器械的良好性能。这一成果有望为众多患有类似疾病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同时激发国内医疗工作者进一步探索联合手术在治疗复杂心脏疾病中的可能性。
您是否对这种综合性心脏手术在治疗领域的未来地位感兴趣?欢迎加入讨论与交流。同时,请为本文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