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期间,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1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针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多项重要信息。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
目前,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流感病毒尤为普遍。这一现象凸显了当前儿童呼吸道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对医生的治疗选择及家长预防措施的实施具有关键意义。病原体的识别是应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首要步骤,只有准确诊断病原,才能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例如,在流感高发期,家长应适当限制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不同地区儿童感染此类病原体的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感染趋势保持一致。特别是在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场所,流感病毒传播速度较快,这些地方也是儿童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之一。
儿童感染流感症状
流感侵袭儿童后,其症状表现丰富多样。发热尤为明显,患儿常感身体不适,具体表现为肌肉酸痛和头痛等症状。以北京某地区一名患儿为例,感染流感后,持续出现高热,且伴有剧烈头痛,这一病例具有代表性。同时,呼吸道症状亦不容忽视,包括咳嗽、流鼻涕、打喷嚏以及咽喉疼痛等。
儿童与成人存在生理差异。流感侵袭儿童时,他们更容易遭受消化系统困扰,例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或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情况在儿科日常诊疗中较为常见,因而增加了家长们的担忧,他们需要更加精心地照顾生病的儿童。
儿童流感病程
流感患儿多数病情为急性,通常能自行康复。发热通常持续2到3天,整个病程大约在一周内可缓解。但有些患儿咳嗽时间较长,有的患儿可能出现乏力或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这些差异与每个孩子的个体抵抗力及感染的具体情况等因素紧密相关。如在南方某城市,有一患儿虽高烧迅速退去,但咳嗽症状持续了近半个月。家长需了解这些不同的病程,以便在孩子生病期间避免过度焦虑,或因过早认为孩子痊愈而放松警惕。
儿童抗流感药物使用
北京儿童医院的主治医师王荃强调,针对儿童设计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存在。确诊流感后,儿童应尽快用药,理想用药时间是在48小时内,这对他们的康复非常有益。然而,由于缺乏相关医学知识,许多家长往往错过了最佳用药时机。值得注意的是,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此无效,因此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一些家长在孩子生病时急于使用抗菌药物,但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身体负担。
热性惊厥多发生情况
儿童感冒常伴有发热症状,发热程度有时甚高,进而可能引发惊厥。热性惊厥是发热期间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中,特别是在发烧后的前24小时内,体温通常超过38.5℃。这一年龄段和体温范围提示家长需保持高度警觉。例如,在照看发热儿童时,若体温达到此标准且持续时间符合,家长需格外留心。
热性惊厥家长注意事项
专家指出,遇到儿童惊厥时,应确保其位于安全、平坦的地面。家长在处理过程中应避免以下动作:首先,不要将任何物品强行放入孩子口中,比如误以为防止咬舌而硬塞勺子是不适宜的。其次,在惊厥发生时,不要给孩子提供食物。此外,不要试图限制孩子抽动的身体部分。这些做法是家长容易犯的错误,若未经了解,可能在紧急状况下给孩子造成额外伤害。
请问您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注意事项是否有所掌握?如有相关了解,敬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此外,恳请您为本文点赞及转发,以便更多家长能够获取这些重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