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信阳市罗山县市场监管局被邀请参与了全国县域知识产权保护交流活动。会上,该局作出了引人注目的发言。此次活动的举办,宛如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知识产权领域的显著涟漪。罗山县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积极举措和显著成效,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市场监管局的积极参与

12月30日,信阳市罗山县市场监管局参与了由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主办的全国县域知识产权保护交流会。罗山县的受邀参与彰显了其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显著成绩,这一成就值得广泛宣传。该会议吸引了众多国内县域单位的广泛关注,罗山县作为发言单位之一,展示了其工作的先进性。会议在专利保护协会的主持下顺利进行,确保了活动的权威性,罗山县的参与也表明了对其工作的认可。

罗山县市场监管局进行了经验交流,内容涵盖了罗山县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积累的丰富成就。这些成果以具体数据和实际措施为依据,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他地区具有显著参考价值,并有助于提升罗山县在该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4年1月,罗山县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试点项目资格。此事标志着该县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罗山县委及县政府对此作出迅速反应,充分发挥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确立了新的发展策略。他们面向未来,计划打造大别山知识产权特色小镇及龟山湖知识产权主题公园。该规划体现了远见卓识,与地方特色紧密融合,布局科学且合理。

罗山县如何从180个县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第1张

罗山县作为试点县,选定后并未止步不前。该县主动整合各类资源,成功打造了一种集展示、交易、体验、服务于一体的镇园一体化模式。这一模式以“镇园融合、园镇一体”为核心特点。该模式不仅体现了创新意识,还展现了多功能、多业态的融合探索,对知识产权从开发到保护的全过程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入选创新典型案例

2024年10月18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相关部门的联合办公室披露了30个创新案例。其中,河南省罗山县的“知识产权小镇与公园融合”模式格外引人注目,成功被选入。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入选的案例。该案例展现了独特的创新思维,并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该项目的特色在于对乡镇搬迁后遗留资源的合理开发,构建了“六馆一中心”的布局。该布局包括灵山古艾展示馆、罗山非遗产品展示体验馆等设施。这些设施不仅是建筑物,同时也成为了罗山县特色文化、特色产品和知识产权的展示窗口,为县域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同时服务企业

在推进知识产权小镇与公园建设过程中,对“一镇一园”的硬件设施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例如,成立了龟山湖知识产权公园。此外,罗山县根据企业需求,设立了TISC工作站、商标审查中心工作站等服务平台。这些平台对企业发展极为关键,它们能提供知识产权的查询与分析服务。

罗山县如何从180个县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第2张

企业借助这些服务,创新潜能显著增强。众多电子信息企业因当地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而选择在此地设立研发基地。截至目前,已有50家企业成功落户。这些企业的加入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也为罗山县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主导产业创新发展

罗山县致力于推动核心产业壮大,引入了“知识产权标准化与微导航”融合的创新策略。该策略显著提高了产业布局的效能。持续为当地主导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实施以来,成效与成果均显著显现。

信阳师范大学及信阳农林学院等教育机构在产业转移与转化方面有着紧密的合作。它们的有效专利数量已达到46项。同时,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在资金支持上的合作得到了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累计达到了2.34亿元。以上数据充分显示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在创新驱动下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推动各项目标发展

罗山县的“一镇一园”知识产权项目已投入使用,为县域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该项目显著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业规模的拓展、农业的持续增长以及文化旅游业的繁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发展成果陆续显现。

罗山县在生态领域采纳了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策略,成功研发并提交了五项涉及朱鹮幼鸟饲料及越冬笼舍的专利申请,同时制定了一项地方性标准,并获得了1.5亿元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资金支持。在工业方面,吸引了超过五十家电子信息企业入驻,并扶持了众多省级企业成长。在农业领域,注册了十三件“好品罗山”商标,茶园等产业实现了显著增长。罗山县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全面推动了区域内各产业的进步。

读者朋友们,罗山县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的举措,您认为是否适宜其他地区参考?我们衷心期待您的观点、支持以及广泛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