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广西地区启动了一项重要工程,即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该工程与多项目标规划紧密相连,同时也是国家“两重”建设中的标志性水利工程。其开工标志着重要进展,备受瞩目,期待其成果。
工程背景规划
该工程具有显著背景,系根据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多份规划要求建设的大型灌区。这些规划充分彰显了其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国家及地方水利布局与发展等众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作为大型灌区,其建设符合多项规划预期,远非普通工程,背后体现了国家和地方对水利资源配置的深远思考。此外,其被纳入相关规划,亦表明其在水网构建、区域发展等多个领域具有独特价值。
该工程是国家“两重”建设中的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这一属性确保了它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成为典型的水利建设项目。同时,这一身份也让它在众多水利工程中独树一帜,对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作用。
任务和灌区规模
该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农业灌溉和城乡工业及生活用水供应。这些任务反映出工程对农业、农村及城镇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项目位于Ⅱ等大(2)型灌区,其灌区范围广阔,且内部划分细致。
该灌区位于广西左江旱片,属于广西三大旱片之一,覆盖崇左市4个县(区)的13个乡镇。其设计灌溉面积达92.21万亩,包括新增、恢复、改善和保灌面积,新增面积就达68.41万亩。供水范围涵盖8个乡镇,服务于26.69万城乡居民。如此大规模的灌区建设,将显著改变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投资和工期情况
总投资估算达76.97亿元,该数字庞大。这一数额反映了工程规模之巨及其潜在效益之高。这笔资金将分配至多个建设项目,涵盖从水源到输配水等多个领域,每个环节均需充足资金保障。
工期定为44个月,此期限系基于工程需求及现实状况精心设定的合理时间。此期限要求施工方需细致规划,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稳步推进工程进度。每月的工作计划均至关重要。
工程建设内容
那岸水库是该项目的核心供水来源。项目将通过对那岸水库进行改造和扩建,构建灌溉系统。改造和扩建不仅限于那岸水库,还包括新建及续建的相关输配水工程。这些工程将使那岸水库与6座现有水库共同构成一个独特的灌溉网络。
具体而言,主要建设任务包括:那岸水库大坝的新建及容量提升;新建约92条、总长度达512公里的骨干渠道(管道),其中隧洞部分长达6.8公里;续建、配套及改扩建31公里的输水渠道;以及一系列信息化管理工程等附属设施。所有这些工程均旨在实现建设现代化灌区的目标。
建成后的意义
工程完工后展现出多方面的正面影响。首先,在水资源管理上,它有助于优化郁江上游区域的水资源分配。这一举措将提高该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能,并显著降低水资源浪费现象。
广西崇左的农业灌溉及村镇供水状况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一举措对于确保粮食供应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它对“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的构建和城乡供水安全提供关键支持,并促进区域特色农业与现代文化旅游业的融合。此外,在国家层面,此措施对于完成国家粮食生产任务、推动农业现代化、实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维护边疆稳定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
工程启动仅是初始阶段,后续的44个月将是一段兼具挑战与机遇的建设旅程。在此期间,施工团队将不可避免地遭遇众多技术上的复杂性难题以及环境因素带来的挑战,并需逐一解决。
社会各层应持续关注并支持该项目的进展。只有各方紧密协作,项目方能圆满完成。广西左江地区将因此切实受益,农业和供水等领域将实现显著提升。我们期待项目竣工后的繁荣景象,请问大家对项目的发展有何期待?对其在当地的重大影响持何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