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嵊泗沈家湾的交通旅游集散中心大楼拆除围栏与脚手架,焕然一新,变化显著。沈家湾在嵊泗与外界交通连接中扮演着核心作用。随着嵊泗旅游业的发展,现有的客运中心及其设施已不足以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一情况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新集散中心的建设也因此备受期待。
工程概况
2023年6月,该工程正式开建。目前,工程进度已实现85%。项目位于嵊泗沈家湾洋山深水港区东部,占地约24770平方米。新建的三层航站楼及附属设施规模庞大,总建筑面积达27068平方米,总投资额为一亿元人民币。从规模和投资角度看,该工程发展潜力巨大,其功能性能亦备受期待。
设施配置齐全,涵盖了售票区、候船区及办公区等区域。地面通道设计,与既有候船区完美对接,极大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同时,新增的摆渡车等候区及绿化景观等,进一步提升了场所的功能性和观赏价值。
建设背景
沈家湾是嵊泗通往外界的关键通道,连接着上海、杭州及内陆地区。近期,旅游业迅速发展,游客数量大幅攀升。现有的候船、摆渡车及服务设施已不足以应对增长的出行需求。鉴于此,建设新的交通旅游集散中心变得尤为迫切。此举不仅是嵊泗提升县域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必要措施,也是优化码头岸线布局的关键步骤。
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迅速做出决策,开始着手构建新的交通集散中心。这一行动源于对嵊泗地区交通和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深入考量,目的是提升该区域交通旅游服务的整体质量。
功能延伸
沈家湾交通旅游集散中心将作为客运中心的延伸部分。这一扩展在多个方面均有体现,其中一点便是减轻客运压力。特别是在旅游旺季的高峰期,其作用尤为显著。
客运中心的运输能力目前受限。新客运中心启用后,将显著增强现有运输能力。这将有助于水路交通的更流畅衔接,同时提供更便捷的换乘服务。此举不仅便利了当地居民的出行,也提升了外地游客的游览体验,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出行舒适度。
未来效益
2025年6月计划启动试运营,届时将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预计两个航站楼的旅客吞吐量将大幅提升,日均接待量预计将达3000人次左右。这一变化对嵊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嵊泗的游客流动将变得更加顺畅,这一措施预计将带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扩张。此举有望增加旅游收入,进而促进嵊泗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对塑造嵊泗形象和推广旅游品牌等方面,也将产生深远的正面效应。
项目进展
自2023年6月份起,工程推进顺利。至今,已完成85%的工作量,这一成果值得肯定。施工团队严格遵守既定方案,即便遭遇了如恶劣气候影响工期、运输材料受阻等困难,也逐一成功克服。
建筑整体轮廓已清晰可见,当前工作的重心在于对内部设施进行细致的完善与最后的整理。依照现有的进展情况,预计在2025年6月前,试运营的启动将得到确保。
民众期待
当地居民和常来嵊泗的游客都对这一新设立的集散中心充满期待。居民希望出行不再遭遇拥堵,游客则希望获得更佳的旅游体验。对游客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他们能更轻松地到达嵊泗,尽情欣赏其迷人的海岛风光。
新集散中心投入使用,民众普遍期待从中获益。他们期望简化购票程序,减少等待时间,并提高摆渡车换乘的效率。这些改进有望吸引更多人因集散中心的便捷性而选择游览嵊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