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广西南宁马山攀岩小镇见证了攀岩赛事的落幕。为期两天的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广西马山站)吸引了众多攀岩高手。近百名选手从全国各地齐聚此地,他们在此展示了卓越的攀岩技巧,并经历了众多激动人心的瞬间和挑战。赛事的结束,标志着攀岩领域一个关键时期的开启。
赛事概况
12月30日,该赛事正式启幕。举办地位于广西马山,这里以独特的自然岩壁而闻名。赛事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选手参加。这些选手在全国众多攀岩者中脱颖而出,展现了非凡的实力。马山并非首次承办此类赛事,自2016年以来便开始举办相关活动。此次已是该系列赛在广西马山举办的第七届,凸显了马山在攀岩赛事组织方面的丰富经验。
该活动由多家机构联合策划并实施,其中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登山协会担任主要组织者,主要负责监督赛事的等级和质量。南宁市体育局和马山县委员会等机构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协调。各方紧密协作,共同保障了此次重大活动的顺利开展。
赛道设置
本次赛事的预赛和决赛分别安排了三条风格各异的攀登路线。这些路线均由花岗岩构成,其独特的纹理和质地给参赛者带来了挑战。路线的高度在40至45米之间,难度从5.12b至5.12d不等。选手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对每个支点的精确控制以及每次力量的合理运用,都是对其能力的重大考验。
新设赛道对参赛者的耐力、爆发力、路线理解、反应速度和心理素质进行了全方位考查。耐力测试考察选手持续攀登的能力,爆发力对完成关键上升动作至关重要,而对路线的精准解读则是及时制定攀登策略的核心。
决赛规则
决赛的规则设定极为严格,明确了5分钟的时限。这一时限如同参赛者头上的紧箍咒,迫使他们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在规定时间内全力攀登。在这短暂的5分钟里,参赛者不仅要克服险峻的岩壁,还需巧妙地调配体力和技巧。
依据相关法规的限制,参赛者面临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但这同时也凸显了优秀选手的即时决策能力和出色的体能。在这样的紧张对决中,观众得以亲眼见证顶级攀岩技术的激烈较量。
男子专业组战况
男子专业组赛事竞争激烈程度非凡。黄鑫以预赛第一名的身份晋级决赛,并在赛事中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竞技实力,最终成功摘得冠军。比赛全程,他动作连贯且精准无误。攀登阶段,他巧妙融合了肌肉力量与平衡技巧,持续向山顶发起挑战。
刘加位居次席,宋枭紧随其后,实力均不容小觑。他们在攀登岩壁时展现出了极高的灵活性。尽管最终未能夺冠,但他们的实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们在攀岩方面的丰富经验在比赛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女子专业赛事竞争同样激烈。黄伟君在预赛中以优异表现位居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决赛中,她展现出了稳健的姿态和十足的信心,最终赢得了冠军。在攀爬岩壁的挑战中,她的形象显得既稳固又自信满满。
罗睿岩和叶鹰英在比赛中分别荣获第二、三名,表现卓越。在赛程中,她们的动作既精确又稳妥,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对速度和力量的精准掌控让她们在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
公开组较量
在难度速度赛公开组的男子组竞赛中,杨志勇脱颖而出,荣获冠军。他凭借对岩壁的深入理解以及高超的攀爬技艺,击败了众多对手。廖延枫和黄佳贵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他们的出色表现亦证明了他们强大的竞技能力。
赵婉婷在女子公开组比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冠军。她的速度与力量得到了完美结合,这一优势让她迅速攀升至顶峰。马莹莹、曾美淇、安丽蓉依次排名第二、第三。
自2016年以来,马山县依托攀岩小镇的建设,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该县已开发出22个岩壁,提供了500多条攀岩路线,难度范围在5.7至5.14之间。这些变化使马山不仅成为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基地和比赛地,还吸引了众多初学者加入,攀岩运动正逐渐成为该县的一张亮丽名片。当地通过攀岩活动推广“体育+”概念,不断提升了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做法是否值得其他地区借鉴?我们期待读者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并欢迎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