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市义工协会的16名志愿者抵达祥符区半坡店乡叶庄小学。他们此行旨在参与暖冬助学活动。这一行动不仅向孩子们提供了物资帮助,还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多年来,这一爱心举措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与内涵?
暖冬助学活动的起源
十多年前,暖冬助学项目便已启动。当时,志愿者们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目睹了边境农村孩子冬季的艰辛生活。在这些孩子缺乏取暖设施的情况下,他们的双手和脸颊被冻得通红。这一情景深深打动了志愿者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下定决心开展暖冬助学。这一举措源自对孩子们困境的同情,他们生活在偏远的农村,生活条件艰苦,保暖和学习用品极度匮乏。志愿者们自发捐款捐物,并向社会发起募捐,为暖冬助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助学活动已持续多年,这一举措的起源可以回溯到一个令人感慨的时刻。尽管农村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志愿者们依然被往日的场景所感动,他们坚信,暖冬助学不应就此停止,而应继续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受益儿童的情况
祥符区半坡店乡的叶庄小学,有55名学生受益于暖冬助学项目。这些学生大多是生活拮据的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他们本可能遭受严寒的困扰,且缺少必要的文具来辅助学习。比如,不少孩子仅身着单薄衣物,缺乏保暖的棉衣和棉鞋。同时,他们的学习用品同样十分短缺。
此次捐赠行动让孩子们在冬季感受到了温暖,他们得以穿上温暖的棉衣,棉鞋也不再是抵御严寒的障碍。此外,新添置的文具用品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能够更高效地学习和娱乐,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和生活条件。
多年来的暖冬助学成果
自项目启动以来,至2024年,市义工协会积极参与暖冬助学活动。至今,已向超过1100名生活困境中的留守儿童提供了价值超20万元的冬季服装和学习用品。这些数字背后,记录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包括义工们逐一走访的辛勤付出,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多次慷慨捐赠。
在多场捐赠行动中,留守儿童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对他们来说,冬日不再仅仅是寒冷与寂寞。相关数据显示,义工协会的辛勤努力得到了体现,社会对贫困儿童的深切关爱亦得以展现。此举亦凸显了孩子们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
2024年活动的筹备工作
2024年,叶庄小学成为祥符区半坡店乡暖冬助学活动的受益学校。至11月底,市义工协会积极向公众发出援助号召。该倡议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响应。共有63位热心人士参与捐款,共筹集了7534元。同时,高丽娜、王泊匀、金国胜以及河南硕尚商贸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个人也纷纷加入援助行列。高丽娜捐赠了55双儿童手套,王泊匀提供了110双袜子,为孩子们增添了温暖。金国胜赠送了智能点读地球仪,帮助孩子们学习地理知识。河南硕尚商贸有限公司捐赠了钙片,保障孩子们的成长健康,而护手霜则保护了孩子们的手部皮肤。
在整个筹备过程中,义工们展现了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他们仔细挑选衣物,并对每位孩子的身高与体重等关键数据进行逐一核对。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实则体现了义工们对孩子们的深切关爱和肩负的责任。
对孩子的细致关怀
义工们深知,儿童若着装合体,将能得到更细致的关怀。故在捐赠棉衣与棉鞋之际,他们严谨行事,详尽核对每位儿童的身高、体重及尺码。精心挑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穿着得体且感到温暖。
一些儿童身材较为娇小,其服装尺寸难以准确确定。因此,志愿者团队需对众多品牌和款式进行详尽对比,力求选出最合适的服装。这种细致入微的考量,使得本次冬季助学行动更具意义,确保了爱心温暖精准地送达每一个孩子。
对更多爱心的呼吁
暖冬助学项目成效显著,但众多儿童仍需援助。市义工协会对此有深刻理解,并持续推广,鼓励更多人参与。单份爱心虽小,但众多爱心凝聚,能产生巨大力量,改变众多儿童命运。正如活动中爱心人士慷慨捐赠的实例所证明。
当前,众多儿童因贫困、严寒及物资短缺等问题面临学习困难。义工协会的力量难以独立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各界成员,您是否愿意伸出援手,参与暖冬助学等公益行动?我们期待这爱心得以延续,惠及更多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