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在现代城市进步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众多城市正努力探寻,如何让公众深刻认识到工业的价值,并延续其精神。12月28日,柳州的一起事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活动启动仪式地点与时间
12月28日上午,柳州市职工家庭工业研学活动“传承工业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启动仪式在柳州工业博物馆正式举行。柳州工业博物馆,这座承载着丰富工业文化历史的场馆,作为启动仪式的举办地,承载着特殊的意义——标志着更多人将由此踏上探索工业文化起源的旅程。启动仪式当天,现场气氛活跃,阳光明媚,仿佛为此次活动增添了无限光彩。
活动组织方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科协等机构共同承办,柳州工业博物馆亦参与协办。此举凸显了社会各界对工业文化传承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展现了各方齐心协力推动工业文化宣传的坚定意志。
开启寓教于乐的工业研学之旅
该活动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在当今社会,传统的讲授方法已无法满足公众对知识的接纳需求。主办方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体验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参与者能够深刻体验到工业文明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这场活动犹如工业文化的盛大庆典,广泛邀请职工家庭共同参与。孩子们得以脱离书本的束缚,通过真实体验深入理解工业,成年人则能从职业视角领悟工业精神的深层含义。
众多家庭参与其中
参与活动的家庭数量达到五十户,这一现象反映出公众对工业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些家庭带着对工业知识的渴望,携子女一同踏入工业博物馆。参与者遍布柳州各地,他们的加入为逐渐被忽视的工业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些家庭将活动视为一次宝贵的学习与情感互动机会。在此过程中,他们得以深入交流,共同构建对工业文化的独特见解,并加强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
大国工匠分享经验
郑志明,全国劳动模范及杰出工匠,亲自出席了活动。他于现场倾囊相授,分享了个人的丰富经验和珍贵经历。这一环节无疑是活动中的亮点。他的事迹,激发了在座众人投身于工业技术领域的热情,推动学习和创新。
他的言辞充满力量,每一句都像一颗种子,深植于听众心中。他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遭遇的挑战以及战胜这些挑战的经历,宛如叙述一部感人的奋斗史诗。在场的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聆听,唯恐遗漏任何细节。
参观工业博物馆
郑志明分享完毕后,讲解员引导众人展开了对柳州工业博物馆的深度游览。博物馆内展出了众多工业藏品,这些藏品仿佛是历史的见证,静谧地展现了柳州工业发展的历程。
孩子们对馆内展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冯子涵,一名12岁的学生,表示通过参观,他了解到了许多书本上未曾提及的柳州工业历史。他特别提及,对馆内的迫击炮情有独钟。这一活动凸显了工业研学教育的实际价值,有助于拓宽孩子们对家乡工业的认知。
手工制作体验
在游览博物馆结束后,主办方安排了参与者进行广西首架战斗机“朱荣章号”模型的亲手制作活动。这种手工制作活动是感受工业文化的一种直观途径。
刘未旸,年仅9岁,在手工制作遇到挑战时,便会回想起郑大师所分享的过往经历,并立志效仿其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由大师故事引发的自我行为改变,正是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活动成功地将工业文化的精神融入了参与者的内心,转化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您认为此类职工家庭参与的工业研学项目是否适宜在更多城市进行推广?期待各方踊跃发表意见,给予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