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2024年的光明多多垂直农业挑战赛和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在上海崇明光明花博邨成功落幕。此次赛事受到了广泛关注,“新农人”在集装箱内展示了他们的农业科技能力,并向市场展示了植物工厂的巨大潜力。
集装箱变身新农田
12月27日,上海崇明光明花博邨成为大赛落幕的见证地。参赛者需将20英尺集装箱转变为“新农田”,其内部尺寸具体为长约5.9米、宽2.3米、高2.4米。比赛规定在预算约束内完成改造任务。这一创新设计为在狭小空间内开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揭示了农业与科技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向。另外,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城市农业用地紧张的问题。
参赛队伍众多,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最终有六支队伍成功晋级决赛。这些队伍所设计的集装箱式“植物工厂”在比赛中各显神通,充分体现了“新农人”的智慧与辛勤劳动。
决赛中的优秀团队
现场,侃财君见证了决赛中6个集装箱式“植物工厂”的展示。上海农科院团队在竞赛中表现出色。他们为培育的“优雅”生菜增加了光照。凭借往届冠军的头衔,他们巧妙地设计了6层可移动的垂直悬挂种植架,展现出浓厚的科技感。赛博农人队的集装箱同样别具一格,是唯一未安装空调外机的参赛作品。各参赛队伍均竭尽全力,力争夺取最后的胜利。
在决赛环节,各参赛队伍均全力以赴,携带着周密制定的策略参赛。他们的方案中蕴含着创新理念和深入分析,这些成果将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指引方向。
生菜品鉴环节
12月6日,15位评审员对六支队伍培育的生菜进行了味觉评价。这一评价环节对于判断植物工厂产出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生菜的口感优劣不仅揭示了植物工厂的生产效果,也展现了各队伍方案的实际成效。由于各队伍采用的种植方案各异,所培育出的生菜在口感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大众评审的引入增强了赛事的亲近感,并揭示了比赛的全方位评估机制。评审的判定将影响各队伍的最终得分,并引导团队识别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改善种植方案。
植物工厂的意义
植物工厂位于农业数字化前沿。该系统在可控环境中采用无土栽培,显著提高了产量和效率。上海农科院的研究团队在约42立方米的封闭空间内,实现了单茬生菜产量超300公斤的突破,这一成就凸显了植物工厂的高效与高产。植物工厂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特别是上海消费者对风味佳、霜打菜等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植物工厂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农业领域持续获得稳定扶持,不受恶劣天气及外界因素影响,植物工厂保持高效运作,新鲜农产品供应得到保障。
产业派的观点
墨泉队提出了“摆脱自然气候依赖”的口号,与叶菜侠队立场相同,均认同“产业派”的定位。叶菜侠队源自山东某企业,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知识。他们认为,商业化是植物工厂的理想路径。队长秦楚汉指出,商业化进程应聚焦于产品挑选,优先发展季节特征显著、附加值高的品种,如他们已开展的中药材种植等。产业派成员的见解体现了对植物工厂的深入商业思考,有利于促进其持续发展并融入市场。
产业派观点对植物工厂的未来规划提供了关键见解。这些观点促使众多企业深入探讨如何将植物工厂与市场机制有效对接。这一探讨对推动产业整体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大赛主办方的期待
朱政,拼多多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发展官,表示希望赛事中展现创新技术应用,以技术支持优质农产品供应。主办方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整体进步。他们设定了具体目标,通过比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旨在发现和应用更多创新种植技术。
在大赛的推动下,多项智慧农业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智慧菜”有望进入普通家庭,种植者的收益也将显著提升。这一发展趋势将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受益。
您对植物工厂在农业领域的未来有何看法?敬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我们诚挚邀请您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