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海市民K歌大赛在杨浦文化艺术中心星剧场圆满结束。该活动为众多市民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亮点纷呈,无论是参与者数量还是比赛形式,都备受瞩目。
赛事举办主体
本次赛事由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牵头举办。杨浦文化艺术中心与上海纽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负责执行。由此可知,该活动拥有官方支持与专业团队运作,确保了其规范性和专业性。官方机构与专业企业的合作模式,有效汇聚了各类资源,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模式亦可为其他地区文化活动提供参考借鉴,助力各地文化活动更高效地开展。
参赛规模可观
本次大赛采用作品海选与直播海选两条途径,共收集到1174件有效作品。其中,“全民”、“职场”、“高校”三个主题的直播海选赛道吸引了113.7万人次参与。大量参赛作品和高参与人数,共同反映了市民对本次大赛的极大兴趣。这一数据揭示了上海市民对歌唱艺术的深厚喜爱,以及对展示个人才艺的强烈愿望。
决赛备受关注
决赛场馆内观众济济一堂,人数众多。线上直播观看人次高达1726万,这一数字彰显了赛事的极高关注度。该数据充分揭示了现代科技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即便无法亲临现场,观众也能通过网络直播欣赏到比赛盛况。线上线下结合的观赛方式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
大赛成果丰硕
决赛共有20位选手参与。王家豪凭借97.27分荣获橙柿最佳歌手称号。潘晨昱、刘栖子及陈炜林被评为橙柿优秀歌手。杨悦鹏在网络投票中脱颖而出,成为柿不可挡人气歌手。获奖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身份背景各异,这一现象展现了大赛的包容性,为众多怀揣梦想的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选手故事多元
参赛者来自不同领域。杨悦鹏,同济大学毕业生,成为自媒体从业者,并热心参与杨浦地区的活动。张贻棣初来上海,对歌唱和音乐创作情有独钟。张顺业,本地高校学生,在得知比赛信息后迅速加入。崔麒,地铁工作人员,渴望体验专业舞台。他们的经历反映出,对歌唱与舞台的热爱跨越了职业界限。
大赛模式创新
今年举办的是该赛事的第二届,继续采用“学习、练习、竞赛”的完整闭环模式,并在其中融入了新的元素。赛事为参赛者提供了名师指导课程、录音棚录音机会,并新增了音乐视频拍摄体验,决赛期间更配备了现场乐队。此外,赛事还发布了20强选手演唱的《人民之城》版本歌曲。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参赛者的参与体验,也为文化传播增添了更多内容和形式。此举亦展现了杨浦区在文化领域创新的决心和意识。
杨浦区未来将致力于增设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的教学网点,并借助公共文化设施,增设多样化的艺术课程。该举措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多学习艺术的平台,从而进一步充实市民的文化生活。您认为此类文化活动对城市文化建设能产生多大的促进作用?欢迎读者们踊跃发表意见,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