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夏某食品企业生产的月饼检测出食品添加剂含量超过标准,导致企业受到相应处罚。此事件涉及企业的遭遇、监管机构的应对措施、商超的职责及处罚结果,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值得深入思考。

宁夏甜甜食品月饼出问题

2024年8月3日,重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在受托抽检过程中,发现中卫市丽惠生活超市万达店销售的宁夏甜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京式迷你月饼存在苋菜红和亮蓝两项不合格指标。该批月饼于2024年7月6日生产,重量计量检测未达食品安全标准。月饼作为日常食品,其质量问题不容忽视。作为节日传统食品,月饼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必须得到保障。

涉事公司非主观致不合格

调查结果显示,宁夏甜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月饼存在质量问题,其原因是所用馅料未达标准。该馅料系外购,公司在采购时已保存了供应商的资质及产品合格证明,故非公司故意为之。在食品生产链中,原料外购属常规操作,企业亦已尽核查之责,然而问题依旧发生,凸显了产业链监管的复杂性。

涉事公司被警告处罚

涉事企业对调查给予了全力配合,提交了相关证据,并主动召回问题食品,以降低潜在危害。执法机构随即下达了现场处罚令,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并予以警告。调查发现,企业未能严格执行添加剂管理规范,产品工艺配方未经严格审查即投入生产,导致添加剂使用超出规定范围。在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运营中,管理和审查环节的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公司后续整改合格

企业在原料采购环节强化了质量监管,确保在采购前将原料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取得合格证明。至2024年12月20日,平罗县市场监管局进行了复查,并确认企业整改达标。此举反映出企业已认识到自身问题,并积极提升产品质量,而监管部门的复查则是对企业整改成效的监督体现。

超市免予处罚的缘由

中卫市丽惠生活超市万达店销售的月饼存在质量问题,但该店能够提供进货渠道信息,并积极配合调查,同时主动召回不合格产品。2024年10月15日,中卫市市场监管局沙坡头区分局对此次事件作出决定,决定不对该店进行处罚。此举表明,对于零售商而言,若能履行其职责,将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事件背后的启示

该事件凸显了在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各环节严格监管的必要性。这包括对生产企业原料采购的审查、添加剂的使用管理,以及销售企业对进货的严格筛选。每个环节均需增强责任担当,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心选购食品。面对食品购买,消费者是否仅能寄望于企业的道德自律和监管机构的审查?对此,您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