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手机遭受骚扰现象普遍,众多民众对此深表厌恶。部分个体开设网店,提供所谓的“骚扰服务”以谋取利益,此类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还违反了法律法规,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网店开展骚扰服务

自2023年3月起,李某某萌生了在电商平台上提供所谓“骚扰服务”的念头,旨在赚取额外收入。他采取刷单等非法手段提升店铺知名度,随后在店内公然销售“电话狂响”、“电话叫不停”等所谓的“轰炸”服务。一旦客户支付费用,他便通过短信和电话对指定号码进行骚扰。此行为违背了商业道德及社会公德,将个人利益建立在他人安宁受损的基础上。

该网络服务的问世,对众多无辜用户造成了影响。许多手机用户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大量电话和短信骚扰,这严重干扰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这种情况如同平静的湖面被巨石投入,瞬间激起连绵不断的波涛。

受害者遭遇骚扰实例

观察具体案例,2023年9月9日前后,张某某遭遇严重困扰,其手机每分钟接收到李某某打来的4至5个以00开头的骚扰电话,以及同等数量的骚扰短信。以王某某为例,2023年9月16日11时27分至32分这短短5分钟内,其手机号码被李某某拨打24次骚扰电话,并收到200余条验证码骚扰短信。这些海量骚扰信息,导致他们的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手机轰炸不停?揭秘开网店提供骚扰服务获利1万元的惊人内幕  第1张

在工作会议期间,他们可能频繁遭遇电话干扰,手机也可能因短信堆积而内存不足,进而影响重要信息的查阅。此类干扰不仅对他们的心理,也对生理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仿佛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无数无形之手在暗中拉扯。

手机轰炸不停?揭秘开网店提供骚扰服务获利1万元的惊人内幕  第2张

李某某非法获利情况

2023年3月至9月,李某某从事非法“骚扰服务”,期间非法所得达1万元。这笔钱是李某某对众多受害者实施骚扰行为的回报。对于众多受害者来说,这1万元背后是他们无数夜晚的睡眠被打扰,无数会议被迫中断,以及无数重要信息被耽误的代价。

李某某的行为并非隐秘,他在网络购物平台上公然进行此类活动。他的获利伴随着他人遭受骚扰的可能性增加。这一万元收益如同带刺的玫瑰,表面看似吸引人,实则暗藏风险。

李某某的双重犯罪认定

李某某被法院认定犯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传授犯罪方法罪。其行为违反了国家相关法规,干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并造成了严重后果,因此被定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此外,他还向他人传授了实施“骚扰服务”的方法,这一行为构成了传授犯罪方法罪。

这两种罪名的确立揭示了其行为的恶劣程度,不仅他本人行恶,更将恶劣手段扩散,宛如病毒源头,持续在网络空间散播有害信息。

李某某面临的惩处结果

李某某因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同时因传授犯罪方法罪亦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两罪并罚,共计执行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此外,其被没收了公安机关扣押的1万元非法所得,并已上缴国库。此判决彰显了法律对于侵犯他人权益和违法行为的坚决反对立场。

李某某必须承担其行为的后果,其不当决策导致了他受到法律上的惩处,这如同身处悬崖边缘,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跌落的风险。

公众应如何防范

针对可能出现的骚扰行为,公众需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网络空间,应避免无意识地泄露大量敏感资料。例如,在网购等活动中,不宜随意透露家庭成员及住址等个人信息。若遭遇电话或短信骚扰,可前往营业厅或拨打运营商客服热线,申请开通免费应急通信服务以抵御恶意骚扰。同时,可拨打“12321”热线举报骚扰电话及垃圾短信。若遭遇其他形式的骚扰或威胁,务必立即报警处理。

你是否遭遇过手机无故受到打扰?对此,你采取了何种措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同时,也请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有效抵御此类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