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莲湖区青年路街道的青二社区蓝精灵儿童服务站内,欢声笑语回荡。亲子家庭、美院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爱心企业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举办“元旦大联欢,趣味迎新年”联谊会。这场活动在寒冷的冬日里,犹如一抹温暖的火焰,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成为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对详情的好奇。

志愿者引领走进中国结世界

新年之际,人们普遍祝愿快乐,在此联谊会上,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的学生志愿者们展现才华。他们迅速引领众人踏入中国结的神秘领域。精心设计的结饰,寓意丰富,代表着团结、幸福与安宁。志愿者们知识渊博,对中国结的历史娓娓道来,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尤其在展示多种精致结式时,他们细致讲解,如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等编织技巧,并亲自指导制作吉祥结与蝴蝶结。此举令儿童及家长眼界大开,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中。此类推广传统文化的活动具有积极影响,不仅在本地区,全国范围内也亟需更多此类传播传统文化的行动。

12月29日,服务站点内洋溢着欢快的氛围。孩子们与家长们对制作中国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大学生志愿者的精心指导下,他们正努力进行创作。虽然中国结的制作过程颇为复杂,但大家面对挑战毫不退缩,投入其中。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他们的眼中都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新年的期盼。每一件制作完成的中国结都仿佛承载着迎接新年的美好愿望。

亲子携手编织幸福,西安美院志愿者引领新年温馨序章  第1张

游戏环节高潮迭起

联谊会的游戏环节极为吸引人。亲子家庭与志愿者被划分为两队,一系列既有趣又具挑战性的游戏映入眼帘。在众多游戏中,“纸杯传递”尤为考验玩家的细心与耐心。参赛者们全神贯注,比赛现场他们小心翼翼地用纸夹住杯子,力求避免任何失误。整个氛围充满紧张感,每位参与者都全力以赴。

“听指令抢夺杯子”这一游戏主要测试的是参与者的反应敏捷度和集中力。一声令下,参与者纷纷争抢杯子,场面激烈,现场加油和欢笑声此起彼伏。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决出胜负,胜利的小组兴奋地欢呼,场馆内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尽管失败的小组略显遗憾,但并未气馁,整个过程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游戏竞赛,更在亲子、志愿者与家庭之间加深了情感交流。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这类充满活力的活动都显得尤为珍贵。

健康科普不缺席

在众人情绪高涨之际,蓝精灵儿童服务站的负责人雷春霜开展了一项富有意义的活动。他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细致地向大家普及了预防烧烫伤的关键知识。烧烫伤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了解相关内容至关重要。

雷春霜深入阐述了烧烫伤后的科学急救措施,即“冲脱泡盖送”,这一方法极具实用性。在遭遇烧烫伤时,许多人往往感到无助,而此类专业知识的普及能在紧急关头提供帮助。同时,这也提示我们,社会各界应加强此类健康知识的推广,无论是社区活动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增强相关知识的传播。

亲子携手编织幸福,西安美院志愿者引领新年温馨序章  第2张

各界人士积极参与

活动范围广泛,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这些家庭为活动注入了温馨的氛围。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的学生志愿者凭借专业知识与技能,成为活动的一大特色。他们在文化传播、游戏组织等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此外,爱心企业的志愿者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物资和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的模式,值得在更广范围内推广。

参与各群体的活动具有各自的价值。亲子家庭活动有助于孩子从家庭小圈子融入社区大环境。大学生志愿者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爱心企业志愿者承担社会责任,助力社区和谐发展。各地可依托本地资源,整合各方力量,举办富有意义的活动。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契机

中国结,这一承载着丰富中华文化的传统手工艺品,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逐渐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本次活动中,中国结的展示与制作标志着这一进程的初步阶段。若将此类传统技艺传播至沿线国家,将有助于更广泛地传播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亟需创新其传播途径,不仅限于社区内的传统展示,还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制作网络教程等。中国结的国际化推广同样有助于其他传统技艺的传播。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各国传统技艺均有展示其魅力的机会,中国亦应把握这一有利时机。

您是否对社区中亲子及志愿者一同参与的文化交流、游戏竞技以及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表达您的观点,并点赞及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