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考古领域传来了令人鼓舞的消息。28日,陕西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周原遗址的重要发现,这一发现宛如宝藏重现,吸引了众多关注。这一成果揭示了西周时期诸多未解之谜,如同拼图的关键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西周历史。

周原考古新行动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1张

2024年3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在宝鸡市岐山(扶风)县周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他们运用“大范围追踪性钻探”和“重点部位针对性发掘”两种方法相结合,力求揭开遗址的秘密。这种调查方法严谨细致,宛如侦探运用科学手段寻找线索。在此过程中,众多考古工作者辛勤付出,共同努力,旨在揭示更多历史真相。

先周文化建筑群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2张

遗址西南部的王家嘴区域取得重要发现。考古工作者在此挖掘出属于先周文化的建筑群,南北延伸超过150米。其中,两座大型建筑被发掘,其中一座的一号建筑已完全揭露。该建筑南北总长达68米,东西宽度在34至37米之间,占地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建筑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门塾、东西厢房等。这一建筑结构保存完好,是周原遗址首次完整揭露的先周文化大型建筑,同时也是目前所知的最大先周文化建筑。这一发现成为判定周原遗址为灭商前周人居住都邑的关键证据。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3张

西周三重城墙现形

考古工作者在西周时期发掘出宫城、小城、大城三道城墙。其中,大城的规模尤为壮观,五处发掘点揭示了其始建于西周晚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西周城址。东南城门的设计尤为独特,由众多部件组成,规模庞大,结构完整,在先秦时期的城址中极为罕见。此外,通过对多个地点的剖析,确定了城墙的建造与废弃时间,这些时间与小城的年代大致相同。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4张

宫城的特别之处

宫城内的道路错综复杂。考古发掘显示,宫城的年代与周边小城大致相同。此外,在宫城外围的其他地点,出土了大量人骨,这一现象格外引人注目,或许暗示着深刻的历史信息有待揭示。这些发现为解读宫城的历史状况增添了更多线索。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5张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6张

有字甲骨的出土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7张

宫城南墙外的壕沟下层发掘出200多片卜甲和卜骨。其中,带有文字的甲骨有30片,已识别出的刻辞共有180字。这些带有文字的甲骨上的文字,宛如珍贵的古代密码,上面刻有“王乎”“秦人”等字样。这些文字蕴含着特殊含义,有望为我们深入理解西周时期的文化、政治以及族属关系等方面提供新的视角。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8张

重大意义的剖析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9张

周原遗址的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群为研究提供了关键性证据。此前,西周城墙的发现与挖掘并不多见。此次周原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墙的发现,尤其是宫城南门与大城东门的挖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对周原聚落形态与特性的理解,而且为中国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种建荣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均对这一发现进行了阐释,认为这些发现有助于更清晰地揭示西周都城的复杂状况,从而进一步澄清历史事实。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10张

亲爱的读者们,您觉得这些考古新发现对于揭示西周历史的奥秘能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陕西周原考古再曝重大发现,三重城墙与有字甲骨揭开西周神秘面纱  第1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