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近视患病率持续上升。许多家长存在错误观念,认为近视只需佩戴眼镜。然而,若近视管理不当,可能导致高度近视(600度及以上),进而引发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存在失明的风险。张鑫强调,已近视的儿童可以通过佩戴适宜的防控眼镜、进行视力训练来缓解疲劳,但更重要的是加强预防措施,例如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同时,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做眼部检查,一旦出现近视应马上矫正。
散光问题:不容小觑的视力干扰者
角膜形态的改变是导致散光的原因。若屈光力分布不均,成像无法集中在一点,便会出现重影等视觉问题。严重散光患者不仅视力模糊,还可能伴有头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圆锥角膜、角膜炎等疾病可能导致病理性散光。张鑫指出,散光的治疗需根据视力状况和视疲劳程度来决定。例如,若儿童散光度数未超过100度且无视疲劳,则可定期进行观察。
斜视危害:影响外观与视功能发育
眼外肌若无法协调运作,将引发斜视现象。斜视不仅在外观上表现为异常,更严重的是,它会对视力功能的发展造成影响,导致双眼融合能力和立体视觉出现异常。斜视儿童往往缺乏对距离的准确感知,容易发生跌倒。此类儿童成年后可能无法胜任需要精细视力的工作,甚至可能影响驾驶技能。目前,轻度斜视可以通过佩戴眼镜进行矫正,而严重斜视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弱视谜团:发育时期遗留的终身问题
众多家长在孩子视力不佳时选择配镜,却未重视弱视现象。在视觉成长的关键阶段,多种因素如先天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上睑下垂、斜视等,会导致视力模糊,进而影响大脑对图像的识别能力发展。即便视力得到矫正,其水平仍可能低于同龄人正常标准,这种现象称为弱视。弱视是一种持续的发育障碍。视觉发育通常在6岁完成,因此,5岁前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十分必要。若6岁后才发现视力问题,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孩子眼疾症状:家长需细心留意
儿童可能难以精确描述眼部的不适感,因此家长需格外留意。开封市眼病医院的闫利霞医师指出,一旦孩子出现某些症状,家长应带孩子至医院接受详细检查。这凸显了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的重要性,家长不应仅依据个人判断来处理孩子的视力问题。
眼科专家建议:重视孩子眼部健康综合预防
专家张鑫、闫利霞等人指出,儿童眼部疾病种类繁多且存在关联性。家长需重视儿童视力问题,全面考虑日常用眼习惯、定期检查、问题发现及及时治疗等方面。同时,通过确保户外活动时间等多重预防措施,不仅可预防眼部疾病,还能降低已出现问题后的矫正难度。
您是否留意过儿童的视力状况?不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请转发并点赞本文,以提醒更多家长关注儿童视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