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内,一场洋溢着活力与创新的青少年模型展览正式启幕。该展览作为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赛的固定项目,备受瞩目。展览集中展示了众多青少年的模型制作成果,引发了公众的极大期待。
展览板块分类
本次展览以建筑、航空航天、车辆、航海等多个领域为分类标准。这些分类反映了青少年多样化的兴趣和丰富的创造力。在各个分类下,均展示了引人注目的作品。如在建筑领域,作品可能结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建筑美学;在航海领域,则可能展现了青少年对海洋探险和舰船文化的独到见解。这种分类方式便于观众更精准地欣赏各类模型,同时促进了同类型作品的相互竞争与学习。
参展作品情况
上海青少年展览呈现了超过50件作品,作者年龄介于10至24岁,其中80%为国内外赛事获奖作品。这一比例凸显了上海青少年在模型制作领域的卓越水平。尽管年龄跨度较大,但每位作者均展现出对模型制作的独到见解和精湛技艺。从建筑模型《白玉兰站》到航海模型《中国海警船》,每件作品均凝聚了青少年的心血与创意。
策展人目的
孙鹤峰,上海市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海模运动部教练,指出本次展览旨在增进公众对海模运动的认知,并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展览策划着重于提升青少年素质及全民对模型运动的认知水平。若更多人了解该运动,将促进资源投入增加,吸引更多青少年尝试,进而促进模型运动在上海及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竞赛历史
自1999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等机构共同推出了“共筑家园”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此活动具有深远影响,长期激发青少年对模型制作的热情。它为模型展览及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赛等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和技术资源。
部分优秀作品
《白玉兰站》模型由三名学生共同打造,其设计灵感源自上海体育场,并转变为高铁站形象。11岁的金逸衡凭借《中华庭院》荣获一等奖。其他杰出作品包括《大鱼海棠》和《中国海警船》。《中国海警船》的创作者毕昊,年仅15岁便成为国家一级航海模型运动员。《北卡罗来纳》模型由24岁的杨文昱制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自初中起便对舰船模型情有独钟,17岁时夺冠,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这些作品多角度展现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精湛技艺。
新年模型交流赛
展览即将开展,第18届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赛定于12月31日至1月1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办。比赛将涵盖现实、科幻、人物、情景等多个题材,并增设民用车辆及民用骑行设备类别。活动期间,将举办主题展览、裁判点评、大师讲座等丰富活动,模型集市亦引入“跳蚤市场”。这些新增内容与分组将大大丰富模型爱好者的体验和参与机会。
您是否希望孩子的模型作品能在此类展览中亮相?诚邀各位留言、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