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T5航站楼正式竣工。这一成就引起了广泛的喜悦。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核心工程,具备众多显著特点和重大意义。
工程概况与投资规模
2020年7月,工程启动建设,预计到2026年底竣工。批准的投资总额高达469.29亿元,涵盖众多子项目。这些项目包括新建三条跑道、对北一跑道的升级改造、新增停机位、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等基础设施,以及航空货运等相关配套。如此巨额的投资和详尽的规划体现了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的重视与坚定承诺。投资完成后,机场将具备显著增强的承载能力,预计年旅客吞吐量将达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100万吨,飞机起降次数将超过59.5万架次。
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规划图详细展现了机场持续发展的决心。该工程不仅旨在提升机场自身水平,更是为了显著提升该区域航空枢纽的作用,体现了巨大的努力投入。
T5航站楼的规模
T5航站楼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该楼还配备了35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枢纽。这一规模巨大的设施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机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空间保障。
该规模对承载能力产生了影响。投用后,机场将能够高效地处理旅客和货物运输。新增的停机位等设施将有助于机场的稳定运行,保证运营的顺畅和有序。
设计亮点之旅客便利性
T5航站楼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旅客的需求。该航站楼实行双层出发和双层到达的设计,使得国内和国际航班的旅客都能在同一层楼完成出发,有效减少了楼层间的移动,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同时,国内高舱位旅客还拥有专属的登机手续办理和安检通道。
航站楼核心区域至最远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步行时间少于8分钟,平均步行距离小于400米。旅客换乘中心与航站楼无缝连接,两层之间设有便捷通道,这些设计显著增强了出行便利性与舒适度。
设计亮点之通关先进性
国际流程的便捷通关效果显著。旅客抵达航站楼后,在入口闸机进行人脸及身份证信息比对,随后在航站楼内无需出示证件,仅凭人脸识别即可顺利通关,此举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
该设计大幅减少了旅客通关耗时,进而提升了机场服务质量,并增强了机场在持续客流增长压力下的竞争力。
设计亮点之行李处理系统
行李处理系统显现出卓越的智能化水平及先进技术。系统具备智能路径规划功能,能够高效绕过拥堵及故障区域。所采用的行李小车系全球最尖端的设计,并为中国本土创新。该系统显著提升了行李中转处理的准确度与效率。
同时,行李追踪及人包匹配技术已被实施,实现了对托运行李的全面可视化管理。另外,设计的可调节行李提取转盘,为机场未来扩展提供了更多灵活性。
绿色与文化特色
该航站楼持续采用低能耗模式运行,严格遵守绿色建筑规范。它通过实施多项节能措施,确保了“绿色机场”标准的实现。具体来说,出发办票大厅与候机大厅均配备了独立的温湿度控制系统,这不仅有助于节约能源,还保障了环境舒适度。
在文化领域,西安航站区设计突出了地域特色。其内外空间合力打造了“长安辉煌、丝绸之路新港、汉唐遗风、现代城市篇章”的文化氛围。该机场已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关键平台。
您是否期待前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这座特色鲜明的机场进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