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在政务服务领域推出新措施,其中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尤为引人注目。鉴于山东是化工产业的重要省份,拥有众多化工企业,其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面临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山东公安部门的应对措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易制毒化学品管控背景

山东省内化工企业众多,这一情况使得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变得更为复杂。在12月27日早上,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介绍政务服务情况时,特别指出了这一问题。在此背景下,山东公安机关如何执行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显得尤为关键。这一举措不仅关系到山东省的治安和经济发展,还对全国范围内的相关管理工作具有示范和影响作用。在众多化学品管理任务中,易制毒化学品因其特性,亟需实施更为严格和精确的管控措施。

公安机关需推出高效且适宜的管理措施,旨在维护行业稳定增长,降低易制毒化学品非法使用的风险。针对这一需求,山东警方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山东公安机关如何通过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易制毒化学品精准有效管理?  第1张

坚持监服并重理念

全省公安机关在禁毒工作中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方针。他们坚持“精准、精细、精致”以及“时效、高效、长效”的服务管理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该理念揭示了公安机关在执行禁毒监管职责的同时,积极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精确服务。这种理念反映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法治的约束下,实现了对管控和促进发展的平衡。

这一理念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使得化工企业能够在合理的监管与服务环境中,有序地进行常规生产活动。以涉及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为例,这一理念既确保了它们的合法运营不受不必要的干扰,又有效阻断了易制毒化学品进入非法途径的风险。

行政审批的精准化

山东公安在行政审批领域,致力于时效性,推行了精准的“一网通办”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他们广泛运用“互联网+”的信息化策略。例如,建立了全国和全省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平台,实现了“一张网”的运行,企业无需再进行线下复杂操作。该平台支持企业在线免费办理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证或备案证明。此措施成效显著,今年全省共处理各类易制毒化学品行政许可和备案证明超过27.4万件,涉及易制毒化学品总量超过7800万吨。

该成果显现,线上处理方式显著提升了审批及业务流程的效率。此举为企业节省了众多时间和精力,并促进了管理的精确性。在易制毒化学品流向监控等方面,控制效果更为显著。所有许可证及备案证明均可在网络中查询和追溯。

审批质效的精细化

山东省公安部门致力于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力求实现审批工作的精细化和即时办理。他们明确要求审批事项当天完成,并向公众作出公开承诺。针对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和运输证的申请,市县公安禁毒部门均能当天完成审批。以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审批为例,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已将法定审批时限从10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

今年,公安部科研单位与相关部门共同研发了“易制毒-E鲁通”移动警务APP。该应用支持全省企业通过手机端与民警实现“点对点”在线行政审批,确保禁毒行政审批服务全天候不间断。此举将审批流程从“一次办结”提升至“事事办成”“实时办好”,显著提高了企业办事体验,使便利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多元服务的精致化

山东公安在多元化服务提供上追求持久效果和品牌精良化。他们编制了易制毒化学品申请和办证的操作手册、直观的办事流程图以及图解式的法律责任告知单,并在多个政务网站上进行公开发布。诸如山东省政府官网、省政务服务平台以及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等均能查阅到这些信息。此外,还在各地政务大厅广泛分发宣传资料和彩页。

行业内致力于塑造“齐鲁净土、服务发展”的品牌影响力。比如,通过积极推动行业协会的壮大,建立全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专家团队。此举旨在向企业单位提供法律政策、技术支持及人员培训等服务,以规范企业合法经营行为,促进行业自律,确保化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对未来的展望

山东省公安部门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领域的政务服务改革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仍有大量改进空间待挖掘。随着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山东是否将进一步改进其管理措施备受关注。此外,其成功的管理模式是否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亦成为焦点。同时,还需持续关注如何在确保严格管理的前提下,激发企业活力等问题。

您认为山东省公安部门所采取的措施,对于其他全国化工重点省份在管制易制毒化学品方面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参与讨论,并对本文给予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