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15时22分,普光气田一号增压站的第三台压缩机机组完成了2000小时的维护保养,并顺利启动。这一事件标志着普光气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里程碑。同时,它对气田未来的开发活动、产量以及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

普光气田项目背景

普光气田在开发过程中遭遇地层压力降低问题。为延长开发年限,3月30日启动了国内首个大型酸性气田增压开采项目。项目位于普光气田核心区域,包括两座增压站和七台高抗硫压缩机。该项目的资源开发对确保能源供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随着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持续高效地利用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种酸性气田,其开采在技术和操作层面面临众多难题。该项目的实施是对酸性气田开发方法的一次尝试,同时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了借鉴的样本。

普光气田再创奇迹!国内首个大型酸性气田增压开采项目成功运行2000小时  第1张

1号增压站建设与投运

9月5日,1号增压站及其管理的三台高抗硫压缩机组正式投入使用。该站位于普光气田相关区域。在运行中,1号增压站的单台机组最高处理量可达52.5万立方米/日。目前,三台机组均处于全负荷运行状态,整体增气能力已达到40至50万立方米/日。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1号增压站在气田增产等任务中的显著效能。

1号增压站的建设与投入使用是普光气田开发的关键步骤,该站点的运营为气田的高效开采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应对地层压力降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若1号增压站运行受阻,将可能对气田产量及其他相关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机组2000小时保养的必要性

气田开发活动仍在进行中,为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1号增压站机组需进行保养维护。长期运行可能引发多种问题,包括气阀可能遭受损害、润滑油系统需清洗及更换、部件间隙可能需重新测量与检测等。

1号增压站的三台机组已连续稳定运作达2000小时。在此期间,机组持续运作并承受了显著压力。依据压缩机组运行与维护的标准,进行保养显得尤为关键。此举旨在发现并消除潜在隐患,确保生产线的整体安全与稳定。

保养的实施过程

本次维护采用轮流停机、逐台维护、人员分组连续作业的方式。在方案制定、工具准备、备件储备等各个阶段,工作均按计划有序推进。从停机启动至拆卸作业、更换配件、重新组装调试、启动运行,整个流程均由领导亲自带队,并有设备技术人员参与组织和实施。

保养作业在确保年度产量目标不受干扰的前提下进行。该作业在各个环节均体现了严谨细致的特点。这种生产与保养的协同模式,既保障了气田产量的稳定,也增强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展现了管理的效率。

对2号增压站的经验借鉴

元爱红站长表示,接下来将把1号增压站压缩机组首次保养施工中获取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应用到2号增压站的维护保养工作中。2号增压站作为提高普光气田产量关键环节,借鉴1号增压站的优秀经验,有助于2号增压站在维护和运行阶段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和曲折。

这种经验的传承有助于提高普光气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整体能力。比如,在人员配置和工序规划上,可以直接借鉴1号增压站的成功做法。

意义深远的保养成果

1号增压站的3台压缩机在完成2000小时的保养后,试机运行表现良好,这显示出该站点的运行既稳定又可靠。此举为普光气田大湾区块的增压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运行基础。从更广泛的角度分析,这一成果也为高含硫气田在控制产量递减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国产高含硫压缩机组的广泛应用取得了新的典范。此类机组在酸性气田的开发中,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设备支持,有效促进了酸性气田在开发、稳定产量以及增产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您预计普光气田在硫化氢含量较高的气田开发领域将采取哪些新的策略?欢迎各位留言、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