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江路阻车桩间距仅68厘米,市民质疑:这是防车还是防人?  第1张

近期,武汉蔡甸区蔡江路上的阻车桩设置间距过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涉嫌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可能造成资源的不当浪费,因而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话题。

市民的困惑

近期,有居民对蔡江路的情况提出了意见。该路位于蔡甸区城关,紧邻汉江,全长约2.1公里。钱先生等市民注意到,道路两侧设置了众多阻车桩。该路段人行道宽度仅为2.6米,且平日人流量和车流量都不大,加之已有树木等障碍物。钱先生等人对为何要在此密集种植树木表示困惑。这一现象并非个别人士的看法,众多市民均认为阻车桩的密集设置不尽合理。此类布置不仅影响观瞻,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阻车桩之间的距离过窄,对行人通行造成不便。有些间距仅为0.8米,甚至低至68厘米,而与电线杆的最小距离仅为0.2米。这种情况使得原本就较窄的人行道变得更加狭窄,给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

实地探访情况

24日,记者现场考察发现,道路改造工程接近尾声。阻车桩高达40厘米,采用灰色大理石制作。从蔡甸江滩公园入口向西延伸,阻车桩的间隔逐渐缩短。人行道上还分布着变压器等设施,原本就较为拥挤,阻车桩的布置显得格外显眼。目前,部分路段增设阻车桩后,人行道宽度不足0.8米,给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

现场观察表明,该区域的阻车桩显得过多。即便缺少这些阻车桩,现有的电线杆、树木以及垃圾箱等设施同样足以阻止车辆通行。

部门表示未审批

记者向蔡甸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建管科及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政科进行咨询,得到的答复是,由于项目不属于新建道路,因此审批和图审环节均未由他们负责。这一信息表明,该增设众多阻车桩的项目并未经过彻底的严格审查。

该项目建设流程中存在缺陷,虽已实施但缺乏相关部门的正式审批,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的担忧。此情况揭示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建设单位情况

该项目的承建单位为蔡甸区城管执法局下辖的蔡甸区市政设施管理所。匡所长,该所负责人,确认了项目系通过公开招投标进行,设计及施工工作由外部企业承担。阻车桩的增设是改造计划的一部分,依据区发改委批准的设计方案,其初衷是为了阻止机动车辆非法停放。

匡所长表示,原定方案是在道路两侧安装1000根阻车桩,每两根桩之间的距离设定为2米。每个阻车桩的成本包括材料和安装费用,大约在100元以上,且费用是按数量计算的。这一情况反映出原计划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收到群众反映

该机构近期接到民众对阻车桩分布过密情况的反馈。现场勘查后,机构核实了该情况的真实性。道路两侧的阻车桩已引发市民的强烈不满。市民的困扰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

民众的声音应受到关注,若其关心的问题未能妥善解决,将不可避免地降低公众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成效的满意度。

即将进行调整

匡所长已就阻车桩过于密集的问题通知了相关的设计与施工方展开讨论,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对布局进行修改。调整目的在于确保人行道重新恢复畅通无阻,并保障其安全。

这事件亦对相关部门提出了警示,强调在未来的建设项目中需全面考量诸多要素。你是否曾遭遇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陷的情形?欢迎分享你的相关经历,并对本文给予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