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备受瞩目的母婴类股如爱婴室(股票代码603214.SH)与孩子王(股票代码301078.SZ)遭受股价大幅下滑。业界广泛认为,此现象可能是源于近期市场流传的一则未证实的传闻。该传闻称,相关部门有可能在周末推出政策以刺激生育率上升,导致上周五相关股票价格集体攀升。但行业专家对此传闻表示质疑,并指出仅凭补贴政策难以真正激发生育意愿,预测国家在近期内不太可能实施相应的刺激政策。

市场传言落空,母婴股股价大幅回落

今日,爱婴室股价暴跌至13.34元,跌幅高达9.5%,险些触及跌停底线;孩子王与贝因美股价亦分别大幅跳水超10%与7%,中国飞鹤(06186.HK)亦下跌6.62%。此次股价普遍下跌,无疑在资本市场激起了波澜。上周五,市场传言助力,贝因美股价一度飙升涨停,收盘时涨幅达到7.62%,爱婴室盘中亦实现逾8%的涨幅,收盘时股价升至6.66元。然而,今日股价突然大幅回调,仿佛在向市场传递警告:传闻充斥,市场需更加审慎地作出决策。

行业专家普遍认同,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传闻和谣言,其中绝大多数内容毫无根据,仅依赖补贴政策来促进生育增长的效果并不显著。人口构成的复杂性导致单一政策难以迅速带来明显的成果。鉴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政策的实施难度存在差异,短期内难以推出全国性的统一生育扶持措施。故而对传闻的过度敏感实际上是对政策成效的误估。

出生人口下降,母婴市场面临挑战

近期,我国0至3岁婴幼儿数量由2018年的5010万锐减至2023年的2850万,出生人口的显著减少引起婴幼儿奶粉及连锁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规模的紧缩,对它们业绩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该情形对母婴产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母婴市场的主力军,奶粉及母婴连锁上市公司业绩的下滑直接映射出市场需求的大幅减少。

母婴股大起大落,刺激生育政策传言落空,投资者何去何从?  第1张

农历龙年到来之际,受深厚文化底蕴与生育潜力累积效应的共同推动,民众生育意愿显著增强,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同比大幅增加。此趋势在母婴市场领域迅速显现。尼尔森IQ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8月,婴儿配方奶粉的全渠道销售额增速同比上升至负3.9%,较1月至7月的负4.6%有所改善,相较于2023年两位数的跌幅,增速明显趋缓,此波动迹象可能预示母婴行业正逐步回暖。

母婴市场逐步回暖,但仍需政策支持

母婴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汇员帮》报告揭示了,我国母婴行业在上半年实现了月均16.3万元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奶粉类产品销售额达9.3万元,同比增长4.6%。具体到婴幼儿奶粉,销售额同比攀升4.5%,而特配奶粉销售额则增长了14.3%。在奶粉市场细分领域,一段和二段奶粉的需求显著增加,市场份额同比分别提高了1.5和1.3个百分点,这些增长数据反映出母婴市场正在稳步复苏。

市场数据显示积极迹象,然而,母婴行业稳定增长需政策大力扶持。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强调,当前市场流传信息多为未经验证的传言,短期内统一生育激励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较小。鉴于各地情况各异,实施挑战不同,人口问题不仅关乎经济,更是深层社会问题,亟需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故而,对政策期待应更理性,并关注实际成效。

市场传言不可信,政策预期需理性

上周五,由于市场传闻的催化,贝因美股价在交易时段内触及涨停,与前一交易日相比,涨幅高达7.62%。与此同时,爱婴室股价亦在交易中上涨逾8%,最终收盘涨幅定格在6.66%。

面对政策变动和市场波动,市场亟需培育更为理智和切实的态度。

母婴市场未来发展,需多方共同努力

母婴市场未来拓展需各界合力推进。首要之策,政府须实施更周全周到的生育指导方针,有效应对人口问题的多维复杂性。其次,企业必须强化研发实力,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以跟上市场动态。最后,消费者需秉持理性、务实的消费心态,应对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

协同发展,共铸前行,系母婴行业稳健发展的关键路径。面对母婴市场无限潜力与挑战并存,需紧紧抓住发展良机,积极应对挑战,方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