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地铁建设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在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云岗站至后吕村站区间,施工中采用的独特罩棚技术尤为引人关注。该技术不仅实现了施工区域的全封闭管理,而且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其影响力显著。
罩棚工艺的使用情况
昨日,在地铁一号线支线的云岗站至后吕村站区间,一座超过25米的钢结构膜结构罩棚巍然矗立,全面覆盖了施工区域。这一壮观场景见证了北京地铁建设史上首次采用此类罩棚技术,标志着其在绿色建设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据悉,该工程自今年年初启动,目前已有9个车站、3个区间以及1个停车场等共计13个施工点正式投入建设。
在现阶段的施工区域,土方作业占据主导地位;位于地下约19米深处,施工人员正井然有序地开展土方挖掘工作;这一步骤旨在为后续的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基础。
线路概况
地铁1号线支线在轨道交通网络中占据关键地位,其规划布局清晰明确。该线路西端起点为青龙湖东站,北端终点为八角游乐园站,总长度约为21公里,沿途设有10个站点,包括八角游乐园、体育场南街、园博园西门、张郭庄、西二区、后吕村、云岗、王佐、民族大学和青龙湖东。预计未来将使用B型车,每列编组6辆,最高运行速度可达80公里每小时。众多站点和特定速度表明,该线路在未来的交通运输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的关键补充,对线路进行了加密,对于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工艺带来的环境影响
云岗站至后吕村站区间附近的该罩棚,由于靠近居民区,其应用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众多正面效应。与传统的气膜结构相比,采用钢结构的膜结构罩棚展现出显著优势。在降低噪音和扬尘方面,数据表现尤为出色,自使用以来,周边噪音水平降低了约60%,扬尘问题减少超过95%。这一变化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显著减少了令人烦恼的噪音和扬尘。
该罩棚通过优化环境,进而为施工的持续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工艺带来的施工便利
该罩棚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了显著效用。首先,其稳定性及结构设计均能满足盾构施工的后续要求。即便遭遇10级以上强风,也能保持稳固。这一特性显著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
考虑到施工的实际需求,特意配置了六道自动化卷帘门和三个排风口,以便利施工机械的通行和空气的流通。这一设计在硬件设施上,无疑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站点的换乘功能
地铁1号线支线设有众多站点,这些站点并非孤立,而是具备显著的换乘连接作用。黄哲文,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四级调研员,指出该线路与地铁1号线、11号线、14号线等东西走向的线路相连接,同时亦能与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实现换乘。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轨道交通的整体可达性。乘客能够在不同线路间实现更轻松的转换,有效提升了出行效率。
线路开通后的影响
线路开通后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在交通方面增强了连接性。此举将连接首钢高端产业综合发展区东南区、园博园等沿线多个重要区域。同时,它还消除了丰台河西、河东的隔阂,显著提高了西南地区的出行质量。这直接导致出行更加迅速便捷,区域间的交通问题不再成为人们的烦恼。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该线路将为丰台河西地区注入强劲的发展活力,有效支撑并推动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向更高品质发展。这是一条一旦投入运营,便能在多个方面带来积极改变的地铁线路。
各位读者,对这条地铁线的开通是否充满期待?欢迎发表您的看法,参与互动。同时,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并予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