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霞:从智慧管理系统到先进技术装备,她如何带领团队为成都地铁27号线注入创新力量?  第1张

建筑工程界中,总有人凭借非凡的付出与智慧,为项目带来显著变革。张建霞便是其中一位,她在众多工程项目中投入大量精力,展现出超凡的坚韧与革新精神。

初入建筑领域的积累

张建霞:从智慧管理系统到先进技术装备,她如何带领团队为成都地铁27号线注入创新力量?  第2张

2015年标志着张建霞职业生涯的转折。她毅然加入建筑项目前线,承担了宝鸡国际金融中心机电建设深化设计的重任。初涉此行,她虽具备理论知识,却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她将大部分精力倾注于工作中,一半时间在电脑上细致设计,另一半时间则深入现场进行精确测绘。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她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她对工程的认识也由理论层面深入到实际操作,深刻认识到现场情况对方案制定的关键作用。

张建霞如同众多职场新人,深知自身短板,因而持续进修。她深知每一次核实与复查,目的在于探寻最佳方案。这种一丝不苟的作风,使她在业界逐步脱颖而出。

职业生涯的首次转型

2019年,张建霞在公司业务调整的背景下,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在六年工作经历后,她被委以重任,担任郑州地铁3号线的技术总工程师。从建筑领域转向轨道交通,她跨入了全新的科研技术领域。面对这一挑战,她坚定地迎难而上。在负责技术管理的同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地铁施工技术,并迅速取得了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

她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她领导的技术团队致力于地铁项目的全专业BIM和全专业预制装配技术的研究。在此研究阶段,团队成功研发了包括设备、管线、装饰装修以及设备周边等超过10种预制产品。这些创新成果对地铁建设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首创产品的诞生

2020年6月,张建霞及其团队与公司科研部门紧密协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例“一站式制冷机房”。该创新成果在郑州地铁3号线黄河路站得以应用。此新型产品对传统地铁项目制冷机房的常规操作进行了革新。过去安装一个机房耗时较长,而如今,采用这一新方案,仅需2小时40分钟便可完成单个机房的安装。

该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它促使众多工作环节在加工厂内完成,有效避免了施工现场工期延误。同时,降低了动火、高空作业及吊装等高风险操作的发生,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再赴新征程的挑战

2022年6月,张建霞加入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站后工程智能建造项目,并迅速成为项目的核心人物。她于中建三局数字公司智慧交通公司技术部担任副经理及经理等职。这是她职业生涯的又一新篇章,标志着她从传统工程建造向智能建造领域的过渡。

她在此期间遭遇了轨道施工战线漫长、站点数量众多等繁杂挑战。这些挑战显著增加了管理难度和工作量。以轨行区管理为例,过去需要专人往返于指挥部调度室与站点间,频繁办理作业票。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张建霞并未退缩。

创新智慧管理系统

针对轨行区管理所遇到的复杂挑战,张建霞运用其智慧与团队协作,成功攻克。她领导团队研发了“站后智能管理系统”及“轨行区调度指挥系统”等关键科技成就。借助这些系统,管理人员得以通过单一屏幕实时监控施工状况,并能通过一键操作进行现场调度指挥,显著提高了资源运作效率。

这一成果对传统施工管理模式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展现了其在智能建造领域的深入探索精神。智慧管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女性的信心与展望

张建霞凭借个人经历,坚信女性在智能建造领域能够承担重要角色。她从一名初涉行业的从业者,逐步发展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在此过程中,她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进行了技术研发,并提升了管理技能。

在众多工程建设领域中,有多少女性能像张建霞那样取得显著成就?欢迎各位发表评论、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