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25日,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在能源领域的发展中表现突出,累计处理原料气量达101.7亿立方米。这一成绩引人注目,其背后的措施和成效亦备受瞩目。
应对生产挑战
自年初起,气田新井陆续投入运营,同时代加工原料气量亦有所上升,这对天然气净化厂构成了挑战。该厂迅速制定运行策略,有序应对挑战。他们认识到保障设备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因而迅速展开检修和缺陷消除工作。这些举措不仅确保生产流程顺畅,而且对于达成“来气全面处理、外输全面合格”的核心目标至关重要。此举反映了该厂具有远见的发展视角,基于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自问题初期便着手制定应对策略,确保措施能随生产进度灵活变动,这展现了精细化管理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这种主动应对挑战的姿态,对气田整体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原料气处理能力
自10月份起,每日约有550万立方米的原料气,源自中国石油的铁山坡和七里北气田,流入天然气净化厂进行净化。为此,该厂需具备至少3300万立方米的日处理量。面对这一挑战,净化厂需在多个方面增强其处理能力,以确保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针对这一需求,净化厂付出了诸多努力以增加产量。若在提升产量方面缺乏充分准备,可能出现原料气积压或净化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这一现象凸显了产量在其中的重要性,同时表明净化厂在建立产能体系上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
保障硬实力
自年初起,净化厂把握上游作业的时机,着手进行设备缺陷的排查与修复。他们以小时为单位,细致规划了隐患整改的关键步骤,并成功完成了4套设备共计37项的缺陷整改。这一精确的治理流程,有效保障了气田产量提升。
这场精心策划的战斗,每个环节均至关重要。这些消缺作业为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确保了生产流程的平稳,有效避免了因设备故障等潜在问题造成的生产中断。
净化厂对“三大系统”即净化、公用、储运系统进行了检修,同时升级了包括尾炉余锅、末级硫冷器在内的14台(套)设备。设备升级后,其可靠性显著提升,日处理能力突破3600万立方米。此外,该厂还荣获了“集团公司2024年度设备管理先进基层单位”的荣誉称号。
设备更新改造对于确保生产效率至关重要。在能源生产环节,设备的老化或技术落后会对生产造成显著影响。该厂通过设备更新改造,有效提升了处理能力,并赢得了行业的广泛认可。
安全工作
该净化厂遵循“全面覆盖、无遗漏”的原则执行任务,对关键部位进行了细致检查,并为508名员工制定了详尽的安全生产职责和任务表,同时进行了超过50次的应急演练。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该厂生产中的异常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16.6%,设备整体完好率达到了99.86%。
健全的安全体系与措施有效确保了生产安全,同时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在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安全生产构成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从员工到设备,全面的安全防护是该厂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未来计划
净化厂计划增强生产管理,提升操作流程,充分利用技术特长。此举旨在为稳固能源安全作出更多贡献。这一积极预期建立在当前所取得的成果之上。
在当前产业竞争加剧和能源转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天然气净化厂应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其高含硫天然气大规模深度净化技术的优势?欢迎各位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