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正稳步推进民生改善项目,学校午餐及医院就诊服务均实施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措施。这些举措亮点纷呈,有效缓解了家长和市民的实际困难。
内江十小午餐供应情况
内江十小在解决学生午餐问题上经历了诸多波折。学校位于老城区,空间有限,难以新建食堂。家长对此感到困扰,接送孩子回家用餐不仅耗时且影响工作,而选择午托机构又担忧其质量和价格。经过多次规划和论证,内江十小最终在综合楼底楼架空层建成了食堂。整个过程历时较长。食堂于9月完工,并于11月4日正式启用,宽敞明亮,厨房监控画面在大厅实时播放。
内江十小目前在校学生总数为2490名,教职工人数为125人。学生午餐费用为每人9元,师生享受相同价格。目前,有1600名师生在校内用餐。鉴于食堂运营时间尚不足两个月,现阶段食物直接送至班级。未来,将计划错开高峰时段,引导师生前往食堂用餐。午间用餐秩序井然,每班配备两名教师维持秩序,学生用餐后可休息。一年级4班的情况表明此做法具有合理性,半数学生选择留校用餐,且更多家长计划在下学期让孩子留校用餐。
食堂对家长的意义
家长长久期待食堂的设立。过去,家长们在接送孩子就餐上陷入困境,这不仅打乱了他们的工作节奏,还可能影响他们在职场上的表现。此外,将孩子送往午托机构,费用高昂且饮食安全无法保证。学校食堂的建成,解决了家长们的这一担忧。一方面,食堂的收费较为合理;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得到监控保障,家长可以安心将孩子托付给学校。这一举措无疑是民生改善在学校层面的有效实践,极大地便利了家长,使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内江十小学生的用餐体验
学生们的校内用餐体验同样令人满意。12月24日正午,一年级6班的徐嘉叶及其同班同学在教室内享受着午餐时光。中午时段,学生们无需外出奔波,便能轻松获得餐食,享用完毕后,还能在校园内活动片刻,随后午休,从而免去了来回路上的劳顿。与以往辛苦获取午餐的方式相比,当前的用餐方式在舒适度和安全性上均有显著提升。随着时间的流逝,选择留校用餐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同学们对校内用餐模式的普遍认可。
内江市医院的门诊调整
内江市在医疗服务上采取了细致入微的措施。例如,2011年前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门诊大楼于12月24日中午1点准时开放。为了便于上班族和在校师生错峰就医,医院提前调整了医生的工作时间,将下午的上班时间从两点半提前至一点,并将午间门诊纳入常规服务时间。这一调整显著提升了上班族和学生的便利性。例如,李女士便利用孩子午休时段带孩子前往眼科就诊,从而避免了因请假而影响学业。
午间和夜间门诊的科目设置
内江市为充分满足民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对医院门诊服务进行了全面规划。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两个院区午间提供约70个专科门诊,并设有约90个诊室,覆盖了众多学科。此外,内江市中医医院自今年2月起已增设夜间门诊服务,包括内科、骨科、康复针灸推拿、妇产科以及治未病等多个类型。全市共有11家三级医院实行午间及夜间门诊的常态化服务。
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
内江市医疗机构在便利措施上独具一格,特别设立了综合性的门诊服务台。患者就医时常因流程不熟悉而多走弯路。该服务台提供包括导诊、咨询、入院手续办理及投诉处理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此举极大提升了患者就医的便捷性和效率,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焦虑,促进了内江市医疗便民服务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