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广泛传播了一条关于陕西、甘肃等地计划投入一万亿元治理黄土高原,并新增五亿亩优质耕地的消息,此信息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相关视频中展示的大型机械设备在黄土高原上的作业场景,似乎证实了这一宏伟项目的实施。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仍需进一步核实。

陕西官方回应

12月24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相关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作出回应,指出他们已关注到相关视频及文章。经与省农业厅核实,陕西并未实施大规模推山造田工程。省内耕地政策与以往保持基本一致。这一声明有效消除了网络关于陕西的传言。目前,陕西耕地政策保持稳定,未出现大规模改造工程。回顾陕西过往土地政策,主要关注现有耕地的合理利用和质量提升。

另一方面,基于陕西的地理与生态环境考量,若实施大规模将黄土高原夷为平地以造良田的工程,可能对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陕西黄土高原区域拥有其特有的生态平衡,若突然进行大规模的耕地开发,可能诱发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同一天,山西省委宣传部相关人员向记者回应,经与省农业厅确认,目前山西省并未实施过推山造地的措施或相关政策。山西省在土地规划和利用上拥有独立的发展策略。回顾山西省以往的土地利用进程,其核心在于对现有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规划。

山西在耕地面积扩张方面投入较少,更侧重于根据本地的资源条件,提高耕地的产出和质量。鉴于该省的地形特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进行大规模的平整土地工程,与当地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及未来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甘肃省委宣传部相关人士在与农业农村部门进行交流后明确指出,甘肃并未实施推山造地项目。该省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独具特色。在当前的土地规划框架内,主要聚焦于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类型和土地的持续利用。

若实施对黄土高原进行推平以扩大耕地的大规模激进项目,甘肃将遭遇巨额资金投入、技术挑战以及环境修复的持续压力。过去,甘肃在土地资源管理上,更倾向于根据各地特点实施分阶段的开发策略,这一做法更贴合甘肃的实际情况。

宁夏官方回应

宁夏宣传部经审查网络传播的视频内容后,确认视频内容与宁夏无关。宁夏在耕地保护与土地合理利用方面制定了独到的策略和计划。从区域生态环境考量,宁夏的土地利用方式若强行实施大规模耕地平整工程,将难以实现。

宁夏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过程中,始终遵循其生态、文化和社会需求,有序推进。这种稳定的利用方式,是确保宁夏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要素。

专家分析其实践可能性

李国祥研究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指出我国当前实施的是“藏粮于地”战略,该战略的核心是提升耕地品质,而非无节制地扩大耕地规模。从这一宏观战略视角出发,将黄土高原夷为平地以打造“五亿亩良田”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可能实现。专家的言论表明,在全国耕地战略规划层面,大规模的推平造田并不适宜。比如,全国范围内仍存在坡耕地以及部分耕地位于不适宜长期稳定利用的区域等问题,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国家在后备土地的耕作开发上,坚持“有序推进”的原则,同时受到国土规划中三线规定的约束。这一政策规定,使得大规模平整黄土高原进行耕作变得不可能,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行业人士答疑视频画面

资深行业人士对于网络上展示的高原地区大型机械平整土地的视频持有不同看法。首先,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部分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旨在将分散的土地整合成连片区域,便于机械化作业。鉴于我国耕地分布尚需调整的现状,此类农田建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我国耕地资源因分布不均,存在不少不稳定利用的状况。在局部地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碎片化土地,既遵循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也针对现有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然而,这并非与网络上流传的将黄土高原推平造田的做法等同。

揭秘:万亿巨资推平黄土高原?真相竟是  第1张

各位读者,为何此类谣言能在网络广泛流传,您有何见解?敬请留言讨论。此外,也请为本文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