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委社会工作部发出的一封感谢信,揭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救援经历。这一故事恰好是山东《开屏见“好”》栏目所关注的正面典型,旨在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行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辽宁受灾状况紧急

暴雨中的英雄:蛟龙救援队千里驰援葫芦岛,感动全国的救援故事  第1张

2024年9月,一封致谢信从葫芦岛市绥中县寄往烟台市龙口市。该事件源于8月19日,当时葫芦岛部分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暴雨,导致建昌县全域及绥中县部分乡镇遭受重创,电力、通讯和交通均遭受严重破坏。在此紧急关头,当地居民处于危险境地,迫切需要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援。

当前紧急状况导致大量受灾民众陷入极度困境,他们面临生命威胁,急需救援队伍的及时救助。

龙口蛟龙队紧急出发

8月20日午后,龙口市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得知辽宁受灾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队长王济人率领19位队员,出动四辆救援车辆,配备四艘救援艇等抗洪物资,紧急驶向葫芦岛市。此次集结行动展现了救援队高效的救援意识和执行力。

他们奔赴千里之遥的灾区执行救援任务,深知时间的宝贵,明白每一秒的拖延都可能增加被困民众的风险,因此他们竭尽全力,争分夺秒地向受灾区域进发。

到达立即投入救援

21日下午,王济人率领的救援队伍抵达葫芦岛市建昌县。抵达后,他们立即投入救援行动。面对急流,队员们驾驶冲锋舟勇往直前,并逐一将受困民众安全转移至船上。这一系列行动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保护。

面对险境,他们未曾退缩半步,迅速投身于紧张救援作业,致力于救助更多被困人员,他们的行为充分展现了应急救援人员的责任与使命。

队长的救援之路回顾

自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开始,王济人投身公益事业。此后十多年,他从个体行动者成长为团队领导者。他带领团队投身于地震、台风、山火等多种抢险救灾任务。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水域救援和失踪人员搜救,并免费提供道路救援服务。

烟台龙口成为救援起点,逐步覆盖胶东地区周边县市,最终辐射至全国范围。他始终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亲自参与救援活动,安排人员并部署行动,无论困难出现在何地,他都会立即赶赴现场。

涿州救援成果显著

2023年8月,京冀地区遭遇水灾。王济人在涿州市某村群众因水位上涨被困的消息传来后,迅速组织团队,携带着救生设备,紧急赶往救援。短短一天内,他们成功转移了169名群众,其中包括一位97岁高龄的老奶奶。这一行动充分展示了救援队伍卓越的救援实力以及王济人果断的决策和高效的指挥能力。

他们迅速抵达受灾区域,并迅速开展救援与转移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地缩短受灾民众的滞留时间,降低其面临的危险。

探索公益救援之路

王济人认为,现代公益应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其团队从细微处着手,创设了救援项目,如“迷途救援”志愿服务,成功救助了近400名迷失群众。他不仅担任指挥角色,还扮演辅导员,向家属传授预防走失的方法,并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他将助人为乐视为终身理想,致力于以更优化的手段向有需求者提供精确的帮助。这一努力促进了公益救助事业向着更加规范和高效的路径不断前进。

您是否愿意分享对这类公益救援故事的观点?若您认为这些故事令人感动,不妨点赞并转发,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好人的积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