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在视频平台上频繁出现关于牙膏的抽检信息。这些信息真实性存疑,引起了消费者对消费信息真实性的高度关注。究竟背后有何隐情?
不明来源抽检消息泛滥
有关“抽检”的信息以新闻样式在视频平台上广泛传播。消费者指出,这些信息所列出的合格牙膏品牌数量各不相同,有的列出6款,有的则是7款。同时,关键信息如时间、抽检机构等并未完全披露。这情形宛如在黑夜中投掷彩球,使得消费者在迷雾中迷失方向,难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这种不严谨的信息传播方式,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消费市场应当建立在真实透明的信息交流基础之上,而此类来源不明的抽检信息,破坏了健康市场所依赖的信任氛围。
牙膏名称与备案不符
以“觅处多肽牙膏”为例,记者在国产牙膏备案系统中检索到一款名为“觅处植萃多肽牙膏(银桂薄荷味)”,备案号为津国牙膏网备字2024000270的产品。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这种不一致性如同花丛中的荆棘。产品名称的差异难免会引起消费者对所谓的“抽检信息”的质疑。根据《牙膏资料管理规定》,牙膏的功效评价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这种名称上的差异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公众所知的内幕。
协会回应不知情
高文颖秘书长透露,企业持续向协会报告相关问题。协会及其成员对所谓的抽查活动一无所悉。协会已向政府部门和检测机构咨询,均未发现相关抽查活动。这一情况无疑进一步削弱了所谓“抽查信息”的可信度。在官方未组织抽查的情况下,这些信息的来源成谜。其背后动机是仅为吸引关注,还是存在其他商业利益驱动?
业内人士揭猫腻
行业专家指出,在众多“抽检名单”中,常见数个大牌与若干新品牌并存。这种现象是利用了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不足的缺陷。目前,牙膏产品的信任度正受到部分企业的操控。以2024年7月1日起实施的儿童牙膏新规为例,相关不实抽检信息引发了消费者的恐慌。企业借助这些虚假抽检信息进行违规宣传,扰乱了市场秩序。
牙膏宣称与实际不符
北京某消费者反映,所购“诺必达Rebuild护龈固齿牙膏”宣传功效与实际不符,经查牙膏备案系统,其功效宣称未获记录。此现象反映出当前牙膏市场宣传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消费者受广告影响购买,却在使用中感到失望,这揭示了消费期望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巨大差距。牙膏所标功效需有实际依据支撑,而虚假宣称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不当侵害。
强化平台审核责任
高文颖期望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对发现的不实信息应立即删除。刘涛律师亦指出,平台对于已知或应知的虚假信息负有撤下责任。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节点,平台有责任筛选虚假信息。若平台对虚假牙膏抽检报道放任不管,可能导致更多消费者受误导,从而对牙膏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诸位是否遭遇过因误信虚假信息而购得与期望不符商品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并给予点赞及转发,以便让更多人士认识到牙膏市场上所存在的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