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21年出台的通知对未成年游戏时长实施了严格规定。然而,近期记者调查揭示,众多未成年人成功规避了防沉迷机制,继续沉迷于游戏之中。

冒用信息现象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1张

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规避防沉迷系统的手段繁多。他们中不少人通过冒用家长的身份证或手机账号进行注册和登录。很多孩子因家长疏忽或为满足自身游戏需求,私自使用家长的身份信息。这一行为不仅违背了防沉迷系统的设立目的,还导致家长在不知情中失去了对子女游戏活动的监管。此类冒用行为多在家长未留意时发生,孩子得以借助家长的已注册账号无障碍地游戏。实名认证的设置初衷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但此类冒用行为严重削弱了政策的效果。

同时,此类信息滥用现象凸显了家庭在信息管理及对子女网络活动监管上的不足。家长可能未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且对于子女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游戏活动的风险意识不足。

成人账号交易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2张

成人账户成为规避防沉迷系统交易的高频领域。市场上充斥着众多旨在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的交易。张女士发现,她的孩子在短短一个月内,仅通过租借账户就花费了2000多元。孩子通过租借成人账户,在交流中透露这样做可以绕过防沉迷系统的限制,从而自由游戏。这些账户来源不一,销售渠道广泛,尤其在网络环境中,监管难度极大。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3张

卖家在追求利益时可能忽略账户持有者年龄,未成年用户可能因此成为目标。这反映出在账户买卖过程中,身份验证不足,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身份的核实几乎不存在。这一现状为众多未成年人提供了便利,使他们能够轻易规避防沉迷措施。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4张

电商平台租号体验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5张

电商平台上的租号行为十分普遍。记者在一家销量较高的商家(拥有24万回头客)处进行了体验。在租号的全过程中,商家并未对记者的年龄进行过任何询问。记者仅支付了4元,便在租用一小时的交易中,获得了商家提供的选号链接。完成选号并付款后,记者顺利获得了账号密码,可以轻松登录游戏。这一过程并未对记者的未成年人身份进行核实,且借助上号器使得登录变得异常简便。

电商平台对租号现象监管不足,且未尽到对未成年人消费及使用行为的监督职责。商家为追求利益,忽视社会责任,使得绕过防沉迷系统成为普遍现象。

买号造成的后果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6张

购买账号系规避防沉迷措施的一种方式。位于浙江的王女士之女便利用此法进行游戏。该少女对游戏成瘾,短短10日内便充值超过一万元,最终甚至丧失了退款资格。通过购买账号,未成年人得以完全绕过防沉迷机制,不再受时间与充值额度的限制。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7张

家长面临巨额的经济损失,孩子深陷游戏无法自控。游戏企业在账号交易管理上存在不足,未能验证账号使用者的身份合法性,这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代练公司设饵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8张

代练公司充当了规避防沉迷系统的中介角色。他们针对未成年人热衷于游戏的特性,设置代练作为诱饵。众多代练者中不乏未成年人,部分孩子为了绕过防沉迷系统投身代练,其目的在于满足无限制游戏的欲望。这一行为不仅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还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9张

代练公司的行为构成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沉迷诱导,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这些未成年人本应专注于学习和休息,却投身于代练或过度游戏,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法律法规需落实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10张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指出,网络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可能导致沉迷的产品与服务。实名制实施的核心是确保“真实身份”的验证。目前,不少绕过防沉迷系统的行为,实际上是对相关法规的挑战。相关部门亟需增强监管强度,确保防沉迷系统有效运作,以保障未成年人在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中成长。游戏企业、电商平台、账号交易等相关主体,均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不得仅追求利益而忽视法规要求。

揭秘:未成年人如何绕过最严防沉迷新规,家长必看  第11张

各位读者,针对未成年人规避防沉迷系统进行游戏的行为,有哪些策略可以有效地加以制止?欢迎点赞并转发本文,同时期待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