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津滨轻轨9号线新信号系统倒切成功,行车间隔缩短至90秒,刷新全国纪录  第1张

2024年12月22日凌晨,津滨轻轨9号线成功完成了新旧信号系统的切换。这一举措对于津滨轻轨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也为乘客的出行带来了显著的改进。

旧系统服务多年

2024年津滨轻轨9号线新信号系统倒切成功,行车间隔缩短至90秒,刷新全国纪录  第2张

自2004年3月28日起,津滨轻轨9号线开始试运行,并长期服务于公众出行。经过多年运营,该线路已安全运送乘客超过6.7亿人次,累计行驶里程超过8590万公里。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津滨轻轨9号线旧信号系统长期以来的稳定运行。在以往的服务中,该系统满足了基本的出行需求,但伴随时代进步,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

津滨轻轨9号线的早期信号系统,在持续使用过程中遭遇了不少难题。当初,这套系统在既定设计条件下能够满足需求。然而,随着运行节奏的加快,它逐渐显现出不足。特别是在处理高峰客流量和复杂运营需求时,问题尤为突出。

新系统本地研发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主导下,该新信号系统由本地企业研制而成。这一成就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显著增强。津滨轻轨9号线所使用的该信号系统展现出显著优势。该系统将列车正线的最小追踪间隔从150秒缩短至90秒,显著增强了行车安全保障。此外,新信号系统还有效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并解决了技术服务受限的问题。

2024年津滨轻轨9号线新信号系统倒切成功,行车间隔缩短至90秒,刷新全国纪录  第3张

津滨轻轨9号线因本地企业的研发活动而焕发新生。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企业的骄傲,更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创新的胜利,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地区的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改造工程创纪录

2024年津滨轻轨9号线新信号系统倒切成功,行车间隔缩短至90秒,刷新全国纪录  第4张

2023年11月,新信号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开启,实施的是不停运的改造策略,即“无感”施工。该工程持续了13个月,成功打破了国内地铁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工程的单公里工期记录,达到了0.25月/公里的速度。这一成就得益于施工团队的精心策划和高效执行。

高效施工确保了津滨轻轨9号线的正常运行,同时顺利完成了新旧信号系统的更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市民出行未受到显著影响,这一成果彰显了施工团队卓越的技术水平和对市民出行需求的重视。

2024年津滨轻轨9号线新信号系统倒切成功,行车间隔缩短至90秒,刷新全国纪录  第5张

运行效率大提升

新信号系统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列车运行效率。首先,通过缩短列车周转周期和优化场段车辆出发路线,即便列车总数未变,也能在平日早晚高峰时段额外增加13个班次。其次,这一措施有效提升了客流疏导的效率。

2024年津滨轻轨9号线新信号系统倒切成功,行车间隔缩短至90秒,刷新全国纪录  第6张

新信号系统显著提高了运行效率。这一改进使得高峰时段乘客候车时间缩短,同时有望减轻列车拥挤状况,从而大幅提升津滨轻轨9号线的乘坐体验。

发车点位新增

在新的信号系统下,9号线全线增设了5个列车始发站,使得始发站点总数达到了13个。这一调整显著增强了线路的运营弹性。同时,部分站点发往不同方向的首班车时间也得到了提前。例如,直沽站等16个车站发往东海路的首班车时间提前,市民广场站等8个车站发往天津站的首班车时间也相应提前。

2024年津滨轻轨9号线新信号系统倒切成功,行车间隔缩短至90秒,刷新全国纪录  第7张

沿线居民的早晨出行得到了显著便利。这使得市民能够更灵活地规划出行计划。同时,此举也有助于增强轻轨周边地区的经济动力,让周边众多产业享受到交通便捷带来的益处。

运行时间再缩短

津滨轻轨9号线得益于新信号系统的支持,早晚高峰时段的直达快车速度进一步提升。天津站到塘沽站的单程旅行时间缩短至36分钟,而直沽站到塘沽站的单程时间缩短至30分钟。此举使得“津滨”两城的乘客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方便了与京津城际末班列车之间的换乘。

2024年津滨轻轨9号线新信号系统倒切成功,行车间隔缩短至90秒,刷新全国纪录  第8张

津滨之间的交通联系因此变得更加紧密。无论是就医、工作还是旅游,双城间往来的乘客需求均得到更优满足。此举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对于频繁穿梭于津滨之间的人群而言,这无疑是个喜讯。

在此,我们向读者提问:您对此次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升级所引发的变化抱有何种期待?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本文,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