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冬以来,气温骤降,民众普遍关注取暖安全问题。西山区海口街道在此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致力于确保居民温暖安全地度过冬季,这一举措尤为引人注目。

安全监管层层落实

海口街道依据自身特点,通过举办专题会来确立职责分配。自入冬以来,全面推行“敲门行动”,对居民取暖用火状况进行细致检查。近期,街道增设了三级保障责任体系,旨在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目前,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并定期进行走访调查。此外,组织了56人参与消防培训和演练,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在源头强化安全管理。这一系列措施已初见成效,部分隐患已得到排查和整改。

西山区海口街道:用行动编织温暖守护网,确保居民安全过冬  第1张

西山区海口街道:用行动编织温暖守护网,确保居民安全过冬  第2张

这反映出街道对冬季供暖安全的坚定态度,预计未来将持续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

物资供应温暖人心

街道在物资保障方面投入了大量努力。针对特殊群体,通过“敲门入户”方式,对273名六类特殊群体进行了细致排查,发放了280份保暖用品,并为有需要者配备了5台暖风机。许多孤寡老人在收到暖风机后表达了感激之情。此外,街道也关注残疾群体,近期向他们提供了辅助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同时,积极推广一体式火炉,了解民众安装需求,目标是确保居民安全取暖,此举让众多居民感受到了温暖。

西山区海口街道:用行动编织温暖守护网,确保居民安全过冬  第3张

取暖模式创新有效

西山区海口街道:用行动编织温暖守护网,确保居民安全过冬  第4张

街道推行了创新的冬季供暖方式,设立了“1+3”安全供暖体系,该机制获得了广泛认可。首先,实施严格的煤炭申报制度,街道与相关部门合作,对煤炭供应商进行联合审查,近期还设立了预防中毒的登记簿,并对煤炭使用量较大的餐饮业进行上门抽查,相关餐饮业主对此表示认同并给予支持。此外,在试点居民区实施通风管理,并明确了责任人的职责,以保障煤炭使用安全。

三项爱心举措的强化更显关怀。13支服务团队深入民众中推广取暖知识;3个社区设立的爱心暖屋已接待多批居民,期间还组织了观影和文明政策宣传。26个户外爱心火塘满足了居民的社交需求,累计接待了超过260批次,近3000人次在此安全取暖。

宣传培训强化意识

街道在冬季取暖安全方面,将宣传与培训视为关键环节。通过微信群全面覆盖、每日广播“村村响”以及赶集等线上线下活动,大力推广取暖安全知识。近期,工作人员在企业和学校等关键场所进行了安全取暖知识的普及,社区小组已召开87次会议,爱心服务团队进行了279次宣传,共发放了近2000份宣传资料。此外,街道实施了针对特殊群体的三级包保责任制度,确保安全知识普及率达到100%。

聚焦特殊群体需求

街道持续关注特殊人群的供暖需求。无论是分发保暖用品、安装暖气设备,抑或是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工具,均展现了这一关怀。对特殊人群,街道实施了更为周密的保障计划,物资数量和种类均依据其具体状况设定。工作人员亦定期进行家访,了解物资使用状况及供暖的便利性与安全性。这种特别关照保障了特殊人群在冬季能够安心取暖。

西山区海口街道:用行动编织温暖守护网,确保居民安全过冬  第5张

未来工作充满期待

西山区海口街道:用行动编织温暖守护网,确保居民安全过冬  第6张

海口街道在冬季取暖安全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冬季尚未来临尾声。街道工作人员亦明确表示,他们将持续保持警惕,不懈怠。未来,他们计划深入研究并尝试推广新的农村取暖模式。例如,探讨引入更多节能且安全的取暖设备。对此,读者们是否对他们的后续行动抱有期待?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和有效的措施。欢迎各位点赞并分享本文,同时也欢迎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