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澳门重返祖国怀抱,《七子之歌》激昂地表达了对回归的期待。时至今日,琴澳地区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横琴口岸的显著变化,以及琴澳在基础设施和规则对接方面的显著成就,共同见证了这一区域融合的显著进展。
历史追溯中的琴澳通关
1999年,横琴口岸应运而生,成为澳门回归的重要工程。它自始至终肩负着促进两地人员往来的使命,目睹了无数旅客穿梭于两地间的时光。作为澳门与横琴之间唯一的交通枢纽,口岸长期记录着琴澳关系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流逝,口岸的地位逐渐上升。比如,它后来成为环澳地区首个全天候开放的口岸,极大地便利了居民的生活。澳门居民无需受限于传统通关时间,出行更加自由自在。
2020年对横琴口岸的发展至关重要。该年度,横琴口岸新旅检区投入使用,澳门莲花口岸亦迁至横琴。这一变动使得琴澳两地执法机构由原先的“隔桥相望”转变为“并肩作业”。此举显著增强了两地协作,大幅提升了旅客通关效率,旅客仅需办理一次手续即可快速完成通关。
横琴口岸的近期升级
2023年9月26日,横琴口岸启动了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通道的试运行。至今年4月9日,随车厅正式开放,口岸通关区域全面投入使用,标志着“口岸拼图”的完整拼合。这些升级举措显著提升了通关效率,为两地货物和人员流动创造了便捷的环境。目前,横琴口岸的持续优化使得澳门居民的通关体验如同乘坐地铁般便捷愉悦。这不仅展现了基础设施的进步,也生动反映了琴澳两地融合的加深。
这种通关环境的优化,在心理层面缩短了澳门同胞与祖国的距离。此举使澳门民众深刻体会到祖国在推动两地融合方面付出的努力,进而提升了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与认同度。
琴澳物流因政策而兴
12月16日,横琴大昌行物流中心展示了琴澳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天,工人们迅速将400箱冻猪肉装载车辆,预计货物将在一个小时内送达货主。大昌行作为粤澳合作产业园的首批项目之一,同时也是首个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的项目,得益于分线管理政策的推动,实现了高速增长。
自分线管理政策实施至今,成效显著。拱北海关数据显示,合作区拥有澳资经营主体超过6600家,海关备案企业有2026家,并有100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免税进口资格。该政策使得境外商品可保税暂存并按需重返澳门,有效减轻了澳门仓储资源压力和成本负担,促进了琴澳两地物流的“同城化”发展。
海关创新服务澳门居民
横琴海关不断推出创新服务措施。针对澳门居民,特别设立了“新家园”快速通道。通过设立专门岗位指导和专用通道通行,便于居民携带包括七大类动植物产品在内的物品进入合作区。自3月1日起实施分线管理政策后,海关已验放超过7200批相关动植物产品。此措施充分展现了海关对澳门居民的人文关怀。
澳门居民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方便,他们能够轻松将必需品从澳门带入横琴。例如,鲜切花、便当等物品的携带变得频繁,这不仅丰富了琴澳地区的融合,还增添了浓厚的人情和市井气息。
海关深入社区贴心服务
横琴海关旅检一科在琴澳融合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科深入“澳门新街坊”等社区,提供上门宣讲和现场办公等服务。他们协助居民指导安家物品免税入境等事宜。这些举措有助于构建与澳门相似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
横琴的服务使澳门居民在岛上体验到家的温馨。这一举措有助于澳门居民在横琴实现安居乐业,显著增强了他们在该地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琴澳一体化的深远意义
琴澳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对接方面取得的进展,具有多方面的重大影响。经济层面,这一发展推动了区域间的贸易互动,实现了产业间的资源有效互补。社会层面,居民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文化融合也更加深入。
琴澳融合进程持续稳定,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两地基础设施和政策规则的持续优化,为居民和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展望未来,琴澳一体化将带来哪些新的变化?期待读者们在评论区积极点赞、分享,并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