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海举办了一场重要的传媒活动。在这一天,2024中国报业传媒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与此同时,“高质量发展上海行党报大调研”活动也同步启动。这两大事件将为传媒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新故事和启示,备受瞩目。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800亿,主流媒体与AI变革如何碰撞融合?  第1张

上海传媒与AI融合的背景

上海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过3800亿元。作为首个提出人民城市理念的城市,上海为媒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的城市定位和科技实力推动媒体积极寻求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之路。目前,上海主流媒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和变革已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引发的变革正逐步渗透至各个媒体领域,上海的传媒行业亦不例外,正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融合模式。

党报大调研活动概况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800亿,主流媒体与AI变革如何碰撞融合?  第2张

本次党报进行的深入调研活动涵盖了三个核心主题。其中包括对“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探索、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新质生产力”的考察。特别在当天下午,调研团队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实地考察,目的地选在了百联ZX创趣场和上海大世界。这两地作为上海这座充满生机与变革的城市中的标志性地点,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此次调研旨在全面挖掘上海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经验,并为传媒行业的进步收集宝贵资料。

本次调研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人士的关注,参与者来自不同领域,他们各自独特的背景为观察结果增添了多样性。这一现象对于全面把握上海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具有正面影响。

百联ZX创趣场调研情况

百联ZX创趣场成为调研行程的下一站,该场所专注于二次元文化,这一文化备受年轻一代的青睐。场内汇聚了众多全球品牌的首家门店和旗舰店。它已经成为年轻人群的线下社交热点。调研团队在此展开深入调查,考察了店内多样化的商品,包括模型玩具、动漫周边等,并与店员进行了交流,以更深入地了解年轻人的兴趣。此地的经营策略和文化产品布局或许将为传媒调研带来全新的体验。

该场所之所以取得成就,是因为它精确地把握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调研人员在此过程中,有望积累出针对年轻受众的传媒创作策略。这包括识别适合传媒创作的文化产品类型,以及探索更能吸引年轻观众的展示手法。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800亿,主流媒体与AI变革如何碰撞融合?  第3张

上海大世界之行

1917年7月,上海大世界落成,享有盛誉,被誉为“远东第一游乐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该地汇聚了众多表演艺术。近期,大世界经历了转型,现已成为演艺消费的热点区域。其中,“星空间”沉浸式小剧场颇受欢迎,自2020年以来,已成功上演剧目超过万场。调研人员对大世界的历史、建筑风格、演艺资源以及沉浸式剧场进行了深入探究。

传媒在发展涉及文化传承的内容创作以及探索演艺文化的报道方式上,将受益匪浅。媒体可以深入分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转型的成功案例,以资借鉴。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800亿,主流媒体与AI变革如何碰撞融合?  第4张

调研人员感悟与收获

周建江,南通日报社的副总编,认为上海在关注年轻人兴趣并迅速进行转型方面,为传媒界树立了榜样。他强调,媒体从业者应积极学习,挖掘社会的新兴兴趣点,并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在参观过程中,潮闻天下传媒的技术总监李磊更新了自己的认识,他指出,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而媒体行业尤其需要紧跟创新的步伐。他以浙报集团在AI大模型方面的布局为例,阐述了媒体创新的必要性。

周晓翔,现代快报的技术总监,指出二次元领域和小剧场业务高度依赖实际体验,对线下经济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所在报社在人工智能领域同样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见解凸显了此次调研对于众多媒体从业者的重要性。

AI对媒体的赋能现状

目前,AI在媒体领域的赋能仍存在诸多不足。以浙报集团为例,尽管已推出传播大模型并涉足内容生产等业务,但仍需深化训练以实现更完善的运用。现代快报尽管创建了近百个数字人,同样遭遇了AI应用中的难题。鉴于AI作为新兴生产力,媒体行业必须积极接纳。然而,AI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尚有广阔的发展提升空间。如何深入挖掘AI的潜力,以及如何让AI更有效地服务于内容生产,已成为媒体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次大会及调研活动使与会者对上海传媒及AI等行业的发展态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面对AI技术的迅猛发展,您所在领域能从传媒行业对AI的应用中汲取哪些经验?期待各位读者踊跃留言、分享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