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关于来华旅行的讨论异常热烈。以“China Travel”为标签的视频播放量屡创新高,最高达8000万次,整体播放量接近10亿次。“周五下班去中国”这一说法也迅速走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来华热度背后的吸引力
中国展现出其独特的吸引力。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外国游客得以亲临故宫、长城等古迹,体验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中国社会的开放与包容,以及民众的热情与友好,对国外朋友产生了极大吸引力。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街头,外国游客能够深切体会到当地居民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热情态度。
中国不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此举措亦为关键要素之一。中国与众多国家频繁进行贸易交流和文化互动,这些活动对外国游客产生了显著吸引力。
过境免签政策放宽
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了一则重要消息。将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在华停留期限从原先的最长144小时提升至240小时,即10天。同时,新增了21个口岸供过境免签人员使用,并扩大了停留活动范围。此政策使得外国友人访问我国变得更加方便。例如,以前许多外国游客担忧停留时间不足,无法深入游览,而现在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品尝广州的美食,或是感受云南的民族风情。
该政策旨在有效吸引外籍游客,增强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涉及众多热门入境口岸。
在华生活体验优化
入境政策并非来华便利性的全部。在支付环节,中国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以满足外籍人士的便利需求,同时确保现金及信用卡支付的有效性。住宿方面,放宽了对境外人士的酒店入住限制,众多酒店与网络平台合作,开设英语课程等。这些举措共同致力于提升外国友人在我国的居住舒适度。例如,在杭州的众多酒店,经过培训的员工能够用基础英语与外国客人顺畅交流,营造出宾至如归的氛围。
中国在多领域持续优化服务,包括丰富多语言旅游资料和指示牌的提供。
中国游的丰富体验
外国游客在中国旅行中体验丰富。他们得以品尝鲁菜、川菜等多样化的地方美食。壮丽景色众多,如阳朔的山水和张家界的奇峰,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诸如港珠澳大桥等世界级基础设施和高效便捷的高铁系统,同样令游客印象深刻。众多外国游客体会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这一品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外国游客将他们在此积累的多样体验带回本国,此举进一步促使更多人选择来华旅游。
外国游客的反馈
在过去的11个月里,众多外国游客访问中国后普遍给予了正面评价。据数据显示,全国各口岸接待的外国游客数量达到2921.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6.2%。在接受采访时,这些游客纷纷表示频繁来华,并对中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特别提及了我国城市的清洁、安全和便利的交通。这一现象表明,中国所付出的努力获得了众多国际友人的肯定。此外,流行语“city不city”在国际交流中的广泛应用,也从侧面印证了外国游客对中国城市的正面印象。
这进一步推动更多人产生想来中国的想法。
未来展望
来华便利性日益增强,导致“中国游”持续升温。政府报告中提到,将提高外籍人士在华工作、学习、旅游的便利性。预计未来,“说走就走”的旅行将更受外国游客青睐。旅游业的兴盛将促进民间交流、文化交流、商业合作和科技交流等方面的发展。这无疑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中国展现了巨大的开放姿态,欢迎外国朋友,而外国朋友也将在中国体验到不同的文化。你认为哪个方面最吸引外国友人来华?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