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众网记者王寒梅在青岛对一件充满正能量的环保事迹进行了报道。在当下环保日益受到关注的情况下,这件事成为了一个亮点,即七年级学生周钰麒爬山捡垃圾的故事。这既体现了个人的环保意识,也凸显了家庭在环保教育方面的努力,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在环保教育方面的努力。

爬山邂逅登山队

在周钰麒的老家平度市大泽山镇,那里景色十分秀美。他时常会和家人一起去爬山。有一回在登山的过程中,周钰麒偶然遇到了一支外地的登山队。这支登山队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在爬山的同时还会捡垃圾。这一行为深深触动了周钰麒。他心想,外地的人都在爱护家乡的环境,那本地人更应该做得更好。接着,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这既点明了事情的起源与启动点,也展示了最初的触动是源于他人的良好示范。而周钰麒能够有这样积极的反应,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具有环保意识并且善于积极思考的人。

该地区原本群山连绵,是非常适合爬山的去处。近些年,由于开发了网红打卡地,游客数量有所增加。在这些游客中,部分游客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增多了,这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周钰麒经常爬山,所以对这样的环境变化有直接的感知。这种大环境背景,促使他希望能够为改善环境而做出努力。

爬山捡垃圾,意外收获满满!这位初中生的环保行动感动了无数人  第1张

家庭支持

周钰麒的妈妈对他的想法给予了积极认可,并且做出了响应。从那之后,每逢周末,爸爸妈妈会带着他和弟弟去爬山,并且会为他们准备垃圾袋和垃圾夹。在爬山期间,周钰麒他们既锻炼了身体,又开展了环保行动。妈妈还帮忙装垃圾。家庭在这件事情上展现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这表明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态度,在孩子环保意识的持续培养方面,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

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导向对孩子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家庭的假日活动安排里增添环保项目。这种环保行为在家庭里持续下去,对周围的游客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甚至有游客看到周钰麒一家的行为后,也表示自己会珍惜环境。

垃圾增多背后

爬山捡垃圾,意外收获满满!这位初中生的环保行动感动了无数人  第2张

大泽山镇有网红打卡地,从而吸引了大量游客。周钰麒在爬山途中发现山上的垃圾种类繁多,有餐巾纸、饭盒、饮料瓶等。这表明随着开发的推进以及游客数量的增多,当地的环保压力在逐渐加大。开发旅游资源虽然带来了人气,但如果环境保护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导致环境污染。

这一情况反映出当前众多旅游地都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一些知名景区,即便配备了保洁人员,却依然难以妥善处理高峰时段大量游客丢弃的垃圾。大泽山镇并非是个别的情况,这就要求公众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时,当地也应当在景区设置更多较为醒目的环保提示标语,并且规划更多的垃圾投放点。

学校的环保教育

杭州路学校中周钰麒所在的学校非常注重环保教育。该校以班级为单位组建了少先队中队,并且时常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在节假日和周末的时候,学生们会走进养老院去关爱老人,也会前往公园和河边捡拾垃圾等。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奉献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品质是有帮助的。

学校是培养孩子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之地。周钰麒的环保意识,与学校的环保教育氛围息息相关。学校组织者称,期望通过多样化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孩子们内心种下关心社会、关爱环境的种子。并且,此类活动还促进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

小事中的大意义

周钰麒进行爬山并捡垃圾的行为,乍一看似乎并不起眼。然而,实际上这体现了环保教育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渗透情况。将这件小事宣传开来,有可能会促使更多的人投身到环保行动之中。周钰麒通过自身的行动,正在诠释着爱护环境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的理念。

每一个小小的环保举措汇聚起来,都能对环保事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一个人捡一点儿垃圾,那么十个人就能捡很多垃圾。如果这种行为得到推广,就会形成庞大的力量。周钰麒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并且积极参与其中,这也是他坚持做这件事的动力之一。

坚持环保决心

周钰麒称会一直坚持把爬山捡垃圾这件小事做下去。从个人层面来看,这体现出了他坚定的决心。在当今社会正面临诸多环保挑战之时,这种决心与坚持是非常珍贵的,并且为同龄人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他的这种坚持能够带动家人朋友保持环保习惯,对身边人的环保意识产生长期影响。若更多孩子和家庭受他影响,整个社会的环保风貌就可能得以改善。在此想问大家,是否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抽出时间为环保做些小事?希望大家能点赞、分享并积极评论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