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参位列“东北三宝”之首,它还是吉林省的特色富民产业。其发展状况备受关注,既面临着挑战,也拥有着机遇。这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重要的一环,同时也与参农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省委关注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聚焦人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机制。2023 年,吉林省委大力推动人参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得以落地。此事件意义重大,或许能为人参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像健全诚信体系等多个体系,这对规范市场是有帮助的。在这之前,吉林人参尽管质量高,但价值并未完全体现出来,市场处于还需要进一步开发的状况。这显示出省委的重视对于人参产业发展具有关键的转折性意义。怎样将省委的规划切实地落实到产业发展当中,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政策利好
2012 年 9 月就已出现人工种植人参获批“入食”的情况,这一政策影响极为深远。它改变了此前人参只能用于药用的局限。比如在山东,“入食”政策实施后,人参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目前,吉林人参在这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预见,未来药食同源会有更深入的深度开发,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人参在食品方面的潜力并进入该领域,吉林人参的市场规模有望借此实现较大扩张。那么,吉林应如何吸引更多企业投入人参产业的药食加工?
标准化种植
从源头对吉林人参进行规范是很重要的。当前的种植情况里,有很多是个体种植。比如在抚松地区,个体种植户的数量比较多。但提升质量和价值的关键在于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像韩国的人参种植,他们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吉林可以吸取其经验。同时,按照药品食品管理规范 GMP 来加工人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吉林,部分地区的加工厂已经开始尝试,但整体的普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种做法对于建立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会起到怎样的具体推动作用,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品牌打造
吉林人参的品牌打造十分紧迫。像打造“吉林·长白山人参”这一品牌,需要有专业的队伍来进行管理和运营。借鉴云南白药的品牌建设历程,它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打造出的知名品牌。吉林人参在打造品牌时要挖掘自身的特色,向其他成功品牌学习经验。资金投入以及吸引人才,这都是开展品牌建设必然会遇到的难题,那么吉林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当前吉林人参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存量较大。2022 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吉林人参的存量约为 XX 万吨。转为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或者与大企业联合,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例如,通化的一些地区正在尝试与大型药企联合种植和加工人参。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它有助于调节市场的供需关系,提升人参的价值。然而,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个体种植户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交易体系完善
吉林人参交易体系存在突出问题,其中万良人参交易市场水参交易量大,然而却缺乏干货交易市场。从 2023 年上半年该市场的数据来看,水参交易量在全国占比较高,但干货交易几乎没有形成规模。魏学宁提出的建立长白山中药材交易中心的设想值得关注。完善交易体系,一方面能对国内市场有益,另一方面能吸引国外采购商,从而提升吉林人参的全球影响力。然而,建设这样的交易中心需要的资源和配套措施从何处而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人参产业对吉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看到这些机遇和挑战后,想了解您对吉林人参产业发展的独特看法。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也希望您能点赞并分享本文,以让更多人关注吉林的人参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