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疟疾防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备受瞩目。气候变化对疟疾的分布和流行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人类健康,还关联到全球安全与生计等多个领域,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复杂状况。
非洲疟疾受气候变化影响极大
11月发布的《气候对非洲疟疾的影响报告》是全球首份针对气候变化对非洲疟疾疾病负担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的研究。自2020年起,全球疟疾病例数量不断上升。预计到2050年,非洲将有75%的人口,即约13亿人,居住在因气候变化而加剧疟疾消除难度的地区。这些数据揭示了非洲所面临的疟疾防控严峻挑战。
报告显示,非洲地区在2030年至2049年期间,气候变化的预测结果将导致疟疾死亡人数增加超过55万。在这其中,约92%的死亡案例可归因于极端天气事件。这一现象突显了极端天气对非洲疟疾危机的显著影响。
非洲疟疾死亡率曾大幅下降
自2000年至2023年间,非洲疟疾死亡率显著降低,降幅高达63%,从每10万高风险个体中的140例降至52例。这一成就反映了疟疾防控的成效。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对疟疾传播影响的加剧,先前取得的成果可能难以持续,非洲在疟疾防控方面正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此前降幅显著,然而,鉴于气候变化等新挑战的出现,非洲在疟疾防控方面的情况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如何维持现有成果并进一步减少死亡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缅甸疟疾爆发影响周边国家
2020至2023年间,缅甸遭遇疟疾大规模爆发,该国的本地疟疾病例占GMS区域总病例的95%,而恶性疟病例则高达99%。缅甸与泰国接壤,其疟疾的爆发对泰国消除疟疾的进展构成潜在威胁。跨境流动可能增加疟疾在泰国传播的风险。
跨境风险不容忽视,国家间在疟疾防治方面不再各自为政。区域合作成为必要,以共同降低传播风险。周边国家间的协作方式至关重要。
气候变化对疟疾传播模式的改变
《世界疟疾报告2024》提到,气候变迁导致疟疾传播媒介的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疟疾传播方式及全球疾病负担。具体来说,雨水增多及极端天气现象增多,为蚊子繁殖提供了更多场所,进而提升了疟疾的传播风险。
疟疾传播途径的变动可能让过往的防控措施部分失去效力,因此,确定针对新传播途径的应对策略显得尤为关键。
疟疾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
《气候对非洲疟疾影响》报告指出,疟疾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极为敏感。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均对媒介虫类的分布、疟疾的传播范围及疾病负担产生显著效应。
在防控疟疾的过程中,精确考虑气候变化因素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思考,应投入多少资源,以及选择哪些科研方向,才能更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
全球疟疾消除工作的紧迫性
《气候对非洲疟疾影响》报告倡导加快全球疟疾根除进程。及早实现疟疾消除,将更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引发的严重后果。全球疟疾防控工作亟需各国共同努力参与。
在此背景下,各国能否超越分歧,加速推进疟疾防治协作?这一举措不仅直接关系到本国公民的健康与幸福,亦构成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一环。欢迎各位踊跃发表评论、给予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