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成功举办了多场新闻发布会。这些会议主要围绕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议题广泛涉及了我省在各领域的进步与取得的成就,其重要性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和广泛交流。
产业绿色转型成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我省产业绿色转型领域成效显著。据2023年数据,黄河沿岸的9个市州制造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上升至13.1%。此外,沿黄河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至2071户,这一比例占全省的66.2%,较2019年增加917户。这些数据有力证明了该战略实施后,企业数量和产值比重均呈现积极增长趋势。
同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降低61%。另外,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期分别下降了11.4%和14.7%。这些数据表明,在产业发展中,资源使用效率有所提高,节能环保成效显著。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该产业在全省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已从12.4%提升到15.6%。尤其是新材料行业,正努力推动从传统原材料向新型材料的转变,并已成功将多项新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截至目前,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新材料领域已有9家企业被纳入,并且省级相关企业的认定数量也在稳步增加。
这些企业的成长并非孤立,而是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框架中不断扩张。凭借创新平台的支持,它们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活力。此外,黄河流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因此成为了区域发展的显著亮点。
清洁新能源产业壮大
黄河流域中,清洁能源产业正稳步增长。我省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展现出显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全国新能源与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截至2023年11月底,我省新能源发电总量达到746.51亿千瓦时,该比例在全国占比高达35.98%,位居全国第二。
我省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布局和开发利用方面实现了显著成果,这不仅凸显了其在新能源产业中的竞争优势,而且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绿色能源支持,从而让我省在全国新能源产业布局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至2023年,我省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实现了显著进展。在这一年度,超过规模的工业企业中,20.61%的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这些企业的研发支出占到了营业收入的0.69%。此外,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销售额中占据了12.19%的比重。
本省正在积极构建众多技术创新平台,其数量已增至940个。这一数量凸显了全省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为黄河流域的企业发展及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互联网建设成就
兰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已接近尾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建成之后,网间平均时延减少了83.7%,这一显著减少显著提高了全省的网间传输效率。这一成果对企业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的改善等多个方面都带来了积极影响。
企业数字化运营、网络交易等业务行为,以及民众日常获取网络信息、享用云服务,均将因互联网传输效率的提升而受益。
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023年,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种植规模扩大至4436万亩。产业链总产值为5791亿元,同比增长62%。这一增长比率彰显了我省在黄河流域农业方面的显著提升。
在发展过程中,政策扶持及优质品种的普及等多重要素共同发力,这些成果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省取得了显著成绩。面向未来,我们有望在哪些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热切期待广大读者积极留言、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