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共同享受美好时光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强烈,确保残疾人在共同富裕进程中不落后,是残疾人联合会肩负的责任。在抚顺市,这一责任表现得尤为突出。
残联的积极发展
抚顺市残联长期获得省残联的扶持与引领,同时受到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关注。这些有利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市残联的发展,确保了各项任务指标的圆满完成。在此背景下,市残联持续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及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使当地残疾人事业持续向全面、高质量的目标迈进。在日常工作环节,市残联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制定计划并努力实现既定目标,从制度体系等多个基础层面为残疾人事业的飞跃打下了坚实基础。
草木染工作室见闻
近期,记者探访了位于市残联的“星星的孩子做手工”工作室。该工作室呈现了一幕幕感人画面,众多残疾人士正全神贯注于草木染产品的制作。该团队自2018年1月31日成立以来,发展势头强劲。起初,20多名智力残疾人在家中进行就业,随后成长为草木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甚至在学校教授相关课程。他们曾前往省、市的多所中小学推广这门特色课程。至2022年,团队成功注册了品牌商标,并立志将业务拓展至全国乃至全球。
评残工作的优化
抚顺市残联在其众多职责中,评残工作占据核心位置。今年,该机构与市卫健委携手,共同发布了《成立抚顺市残疾评定专家委员会及调整评残专家库人员》的通知。此举旨在对专家库进行优化和扩充。此次调整旨在增强评残专家及残联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而确保抚顺市残疾评定工作的规范化。这一举措使得评残工作更加专业化、公正化和科学化。抚顺市残联将持续为评残专家团队提供培训及先进理念等支持。
特色活动丰富多样
市残联详尽掌握残疾人群体多样性,广泛举办各类活动。他们与多家组织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才艺展示、急救培训、趣味残疾人运动会以及冰雪运动季等。此类活动旨在发现与培育残疾人人才,激发其潜能,助力他们登上更宽广的舞台。如在运动赛事中,运动员们可展示其运动才华;在才艺展示中,他们亦能展现艺术才能。同时,残联还大力推动康复体育进社区,设立了10个示范点,并为40个家庭提供了专业指导。
关爱残疾人的理念
抚顺市内,对残疾人的关怀并非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贯穿于各级部门的一致信念。市残联副理事长欧仁华指出,这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文明发展的需要。基于这一理念,市残联持续寻求工作方法的创新,涵盖服务模式、考核制度等多个层面,力求通过务实的工作、细致的服务和创新的措施,让残疾人在城市生活中展现其独特光彩。他们正积极制定计划,如通过补贴等手段,在多个领域为残疾人提供支持,旨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多方助力残疾人发展
抚顺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受到多股力量的推动。政府已将向55至59岁重度残疾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生活补助作为一项重要民生举措,这一措施将显著减轻部分残疾人的生活负担。此外,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也活跃起来,共开展了119次助困、助行、助学等助残活动,帮助了1315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这种多方面的合作显著增强了残疾人的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此,我们希望了解各位身边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关爱残疾人的优秀做法?欢迎广大读者积极留言、点赞并转发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