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城市居民面临口腔医疗服务获取不便的问题,对此感到困扰。然而,上海在社区口腔诊室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自2023年开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着手建设标准化的口腔诊室,并不断传来进展喜讯。这些诊室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居民就近就医的便利需求,而且对于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建设成效显著

2023年,上海启动了相关项目。项目实施后,社区口腔诊室在多个方面实现了积极变化。诊室面积明显扩大,初期153平方米的平均面积增加至约200平方米,增幅约30%。这种面积的增加,使得就诊环境变得更加宽敞和舒适。此外,在人员配置方面,每家诊室的口腔科医师数量从平均3.3名增至4.8名,口腔科护士数量也从平均2名增至4名。人员规模的扩大,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加细致和周到的医疗服务。

设施与服务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以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口腔科增设了三台多功能治疗椅,并引入了口腔全景CT等高端设备。诊疗项目已突破传统口腔疾病范畴,众多社区诊所不仅提供补牙、洗牙、拔牙等常规服务,还增设了多项高级诊疗项目。

二新增诊室数量

2024年,上海取得了新的成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信息显示,当年新设立了51家社区标准口腔诊所,目前全市共建成83家。这一进展体现了上海对社区口腔医疗的重视。特别是在闵行区,口腔诊所已实现全面标准化。这一举措极大地便利了闵行区居民,使他们能够在家附近获得规范、专业的口腔医疗服务。

2024年上海新增51家社区口腔诊室,居民看牙更规范,你还在等什么?  第1张

新开设的诊疗室各具特色。以浦东新区的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配备了四台综合牙科治疗椅,并配备了多种高端口腔医疗设备。同时,该中心汇聚了众多口腔专业医师。这些设施和人才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坚实的医疗支持。

三特色诊疗项目

这83家社区口腔诊所服务内容丰富。它们全面开展了龋齿修复、根管治疗、窝沟封闭等基础口腔治疗。部分诊所技术精湛,可提供热牙胶填充、牙齿矫正、种植修复等增值服务。居民无需外出至大型医院,即可在社区内获得较为复杂的口腔手术服务。

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拓展服务范围,新增了常规的牙齿修复和洁牙等服务。此外,中心还引入了根尖手术、热牙胶填充以及口腔正畸等治疗技术。在此之前,这些服务仅在上级医院的口腔科提供。

四联合管理机制

部分地区已引入新的管理机制。以徐汇区为例,该区牙防所依托其专业优势,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共同建立了联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成功融合了医疗资源,并展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设了“徐牙防-徐家汇”联合口腔门诊。该门诊由区牙防所负责,定期派遣资深口腔医生前来坐诊。这一措施旨在方便居民获取种类繁多、质量上乘的口腔医疗服务。

五上级医院联动

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联体医院持续维持着合作关系。这一合作产生了多方面积极影响,其中之一是中心定期邀请上级医院的口腔专家来坐诊。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社区口腔诊室的服务水平。

服务功能涵盖了互补性、双向转诊和预约号源等方面,均已顺利执行。这一举措丰富了居民就医的选择,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分级诊疗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六科普宣传普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致力于提升居民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以普陀区长风街道的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其口腔诊室设有专门的科普区。该科普区旨在使居民能够直观地获取口腔保健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2024年上海新增51家社区口腔诊室,居民看牙更规范,你还在等什么?  第2张

上海市在社区口腔诊疗设施建设领域位居前列。其他城市能否借鉴上海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社区口腔医疗服务的品质?对此话题感兴趣者,敬请点赞并分享本文,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