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近期引进了38辆美国制造的M1A2T型“艾布拉姆斯”坦克,此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坦克被夸耀为“地表最强”,但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此?与此同时,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同类坦克在战场上表现不佳,往往未及施展便遭摧毁,这无疑削弱了台岛引进这些坦克的实质性价值。
美制坦克的现状
俄乌冲突中,多辆美制坦克遭毁,对战场局势影响甚微。此事凸显了现代战争中坦克的生存能力存疑。如在装备有先进反坦克武器的战场上,即便是声称具备强大防御力的坦克,也难以抵御攻击。此外,美国无视中国坚决反对,向台湾出售了108辆M1A2主战坦克。此举显然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同时,这也暴露了美国制造地区紧张局势的恶意企图。
岛内坦克性能落后
现役的CM-11“勇虎”和M60A3TTS主战坦克在性能上已显著落后。CM-11“勇虎”自20世纪80年代研发以来,M60A3TTS虽略胜一筹,但与先进坦克仍有较大差距。岛内地面武器工业水平较低,CM-11“勇虎”的生产和组装需依赖美国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引进M1A2T被视为提升军备水平的举措,但其实际效果尚不明朗。
采购背后的复杂关系
过去,台湾方面在试图购买M60A3主战坦克时遭到美国拒绝。长期以来,台湾在坦克采购方面一直依赖美国。为了升级老旧的M48A3主战坦克,台湾还购买了热成像瞄准器。当时,台湾分两次共采购了460辆M60A3TTS主战坦克,这一行为显示出台湾在提升军备方面能力不足,只能依赖美国。美国决定出售何种装备,台湾只能被动接受,这在军事上已使台湾成为美国的棋子。
M1A2T的性能疑问
美国声称M1A2T坦克炮塔前装甲的防护力等同于8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但这一数据的可靠性备受质疑。鉴于当前战场上存在大量FPV自杀式无人机和巡飞弹,敌军往往能轻易发现坦克的弱点进行攻击。因此,要证明主装甲的防御强度在实战中的实际效用变得尤为困难。
岛内机动能力的挑战
M1A2T主战坦克的重量达到63吨,这一数据对岛屿内的机动性构成了重大考验。众多桥梁路段难以承受其重量,导致部署与实战转移过程中出现诸多难题。因此,尽管其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但受限于机动性,其战斗力显著下降。
未来岛内军备走向
这批坦克在岛内备受重视,然而其效用存疑。随着军事科技的持续进步,岛内持续依赖外部支持来更新军备并非长远之策。岛内是否将持续以高价采购美制武器,投入大量资源却未能获得实质性的安全保障?这一问题引人深思。亲爱的读者们,对于岛内积极购买美制坦克的现象,大家有何见解?这会不会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显著影响?欢迎留下您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并请为本文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