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的能源生产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于12月16日发布,揭示了能源行业的一系列最新变化。这些数据详尽地描绘了能源生产的整体状况,对于能源行业从业者以及关注能源供需状况的公众来说,均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原煤生产稳定增长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为4.3亿吨,较上年同期上升1.8%。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原煤产量的稳步上升。平均日产量为1426.6万吨。此外,煤炭进口量为549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4%。在1至11月累计中,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达到43.2亿吨,同比增长1.2%。同期,煤炭进口量达4.9亿吨,同比增长14.8%,进口煤炭的增长有助于国内能源供应的补充。
从不同视角审视,原煤产量的提升不仅满足了特定行业的需求,同时也对能源价格的稳定等多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究其增长原因,是国内需求上升还是受国际市场波动等因素所致?这一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原油生产保持增长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油生产量为1725万吨,较上年同期上升了0.2%,平均日产量为57.5万吨。同期,原油进口量达到4852万吨,同比增长14.4%。在1至11月间,规模以上工业原油总产量为19492万吨,同比增长1.9%,而原油进口总量为50559万吨,同比下降1.9%。
此处反映出原油生产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就原油加工而言,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油加工量达到5851万吨,较上年同期微增0.2%,而10月份则呈现4.6%的降幅。在能源供应链中,原油产量与加工量的波动对下游行业及油价产生显著影响。关于这种原油生产的增长态势,能否延续至次年,尚存疑问。
天然气生产稳步增长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达到207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3.1%,日平均产量为6.9亿立方米。同期,天然气进口量为1080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0.8%。在1至11月间,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累计达22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天然气进口总量为12024万吨,同比增长12.0%。
冬季供暖等需求高度依赖天然气产量提升。需留意进口量的减少情况。此现象或许是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所致,亦或是受到与进口国贸易关系及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此变化对提高我国能源自给自足能力是否具有持续促进作用,尚待观察。
电力生产平稳增长
11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到7495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9%。同期,规模以上工业日均发电量为249.8亿千瓦时。在1月至11月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总量累计达到856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均依赖于电力。电力产出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家的经济活跃度。那么,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电力需求是否会显著上升,这仍是一个待解的问题。
火电生产情况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1.4%,增速较10月份下降了0.4个百分点。火力发电量仍在上升,但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此现象一方面源于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与环保政策及其他多种因素有关。未来火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调整将如何进行?
其他电力生产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水电降幅为1.9%,较10月收窄了13.0个百分点。核电增速为3.1%,较10月提升了0.9个百分点。风电降幅达到3.3%,而10月则是增长34.0%。太阳能发电增速为10.3%,但较10月下降了2.3个百分点。
这些能源的生产状况不尽相同,它们在能源结构变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源间的替代与补充关系将如何演变?公众对能源结构变迁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并请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