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对上海市残疾人体育事业而言,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当日,崇明地区迎来了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启用。同时,举行了“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与“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揭牌仪式。此外,2024年全国残疾人射箭公开赛也同期启动,吸引了众多对残疾人体育感兴趣的观众目光。
基地基本情况
该训练基地占地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它遵循“三集中”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体育训练区包括综合体育馆、室内田径馆、餐厅、运动员公寓、室外田径场及射箭场等设施。这些完备的设施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训练条件。基地规模宏大,足以承担国家队、上海队14个项目、19支队伍、342人的训练需求。
设施的无障碍化
该基地特色显著,室内外场馆及生活保障设施均实现了无障碍环境的全覆盖。这一特点凸显了残疾人竞技体育训练在现代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方面的成就。在当今社会,无障碍环境对于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与生活至关重要,它使得他们的日常活动更加顺畅。这种全面的设施配置彰显了社会对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尊重与支持。基地各区域,从训练场地至休息公寓,均确保了运动员的无障碍通行,极大地便利了他们的生活。
运动员体验
12月13日,部分运动员为备战全国残疾人射箭公开赛临时入住。他们表示,餐饮、住宿、训练均在一处,无障碍设施完备,消除了训练的后顾之忧。例如,上海队的残疾人射箭运动员关亚兵和残疾人击剑运动员彭琪媛,都对此感到满意。彭琪媛指出,击剑馆宽敞,可容纳22名运动员同时训练,空间开阔,自然光充足,这些条件使得训练更加舒适,教练授课也更为便捷。
场馆的智能化等特点
该场馆已实现智能化管理、科学化训练及智慧化运营,软硬件设施齐全。以综合体育馆为例,一层设有专业照明和扩声系统,并配备可移动看台,适用于篮球和羽毛球的日常训练,同时也能举办小型交流赛事。二层排球馆内设有6片坐式排球训练场地,可容纳国家和上海市男女队同时训练,并配备鹰眼分析系统,能够模拟比赛裁判模式。
室内田径馆的先进设施
室内田径馆内配置了科研测试用房,该设施较为先进。馆内设有两套专为残疾人运动设计的超宽高速跑台,速度上限可达每小时60公里,能够满足轮椅竞速、自行车等项目的训练与测试需求。此外,还配备了综合测试系统和专项测试系统。这些设备与设施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基地的未来发展
上海计划将此基地建设成为国际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场所。在此,残疾人不仅能够体验到家的温馨,还能接受到科学化的训练,实现自我提升,并有望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残奥冠军的培育基地。此外,基地还计划举办国际赛事,促进与外国运动员的交流,以增进友谊并提高比赛成绩。基地选址靠近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有利于健全人与残疾人运动员共享资源,如游泳池、自行车馆等。目前,上海正致力于发展自行车、举重、射箭等残疾人竞技体育项目,以拓展优势项目范围。
在深入掌握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相关信息后,读者们或许对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前景抱有热切期待。期待您,在阅读完此篇文章后,能给予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踊跃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