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福州鳌峰文史沙龙:60多名中外听众共同探寻冶山中山路的历史秘密  第1张

昨日,在福州举办的“有福之州·书香榕城”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之一——鳌峰文史沙龙,在鼓楼区的李世甲故居举行。该活动内容丰富,极具吸引力,吸引了众多参与者。

沙龙地点与主题

鳌峰文史沙龙于李世甲故居举办,该地兼具文化气息与历史价值。陈元春以“冶山中山路的故事”作为演讲核心。在昨日上午的活动上,60余位来自中外的听众到场。这一参与人数反映出活动的吸引力,众多听众因对文史的浓厚兴趣而聚集在此。沙龙选择在此地举行,有助于参与者更深刻地体验当地文化内涵。此外,主题紧扣冶山中山路,内容富含地域文化特色。

陈元春的叙述内容涉及中山路周边的众多小巷,这反映了对于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与传播。

陈元春的分享内容

陈元春在分享会上对中山路两侧的8条巷子进行了深入解读。以左营司巷为例,该巷在明代被称为“坐营司”,其名称源自军事机构,同时也是林则徐的出生地。巷内还保留有晚清时期的“节烈坊”。尽管在上世纪90年代部分构件遭到盗窃,但该巷依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分享过程中,陈元春引用了大量史料和文献作为依据。

他通过实地调研和个人研究成果,对主题进行了阐述。其讲述方法既深入又浅显易懂,充满趣味。他使得老旧建筑、历史遗址等背后的故事生动呈现,让听众深刻体会到冶山的美丽以及这些地点丰富的文化内涵。

外国留学生的感受

福建农林大学的美国留学生刘慧专程前来参会。这是基于朋友的推荐。尽管她对冶山的相关内容理解尚不全面,但她对深入了解充满期待。她表示,她未曾料到此处有如此多的故事,并渴望亲自体验。这体现了对未知文化的探求与向往。她的参与表明,此类读书分享会对于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帮助外国朋友融入当地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刘慧对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情有独钟。她参与的活动,正是众多外国朋友在当地学习生活的缩影。此类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学习机会。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的评价

卢美松,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的前任馆长,在听完分享后产生了深刻感受。他不禁感叹,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街区,竟拥有八条巷道。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该地区的每一块土地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每一条巷子的名字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故事。

中山路被称作福州的文化命脉,林则徐的对联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其文化气息和历史地位。卢美松的评价突显了中山路在福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明陈元春的分享成功揭示了这些文化精华。

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此类文化论坛促进了文化精髓的继承与扩散。它使本土文化在民众中扎根,并向外国朋友展示。参与者在此过程中丰富了个人文化修养。60余位中外听众的收获直接反映了活动的价值。

该活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挖掘具有正面影响,有助于构建书香浓郁的榕城,并促进福州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对未来活动的展望

鳌峰文史沙龙已成功举行过一场活动。这一现象引发思考:今后是否会有更多此类活动,专注于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并吸引广泛参与?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类似活动,让更多群体得以体验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期望这些活动能吸引包括本地居民、在福州的外地人士及国外游客在内的更多听众,助力福州历史文化魅力传播至更广阔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