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9时,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位于都江堰的基地发生了一件备受关注的事件。熊猫“星秋”与“怡兰”踏上前往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旅程,这一行动亮点纷呈。它们的离去不仅标志着长达十年的海外生活篇章的开启,同时也揭开了中澳双方在熊猫保护与研究合作的新篇章。
星秋怡兰的基本信息
2020年9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迎来了一只名为“星秋”的雄性大熊猫的诞生。该熊猫生性活泼,其名取自于它诞生的秋季,当时夜空繁星闪烁。虽然“怡兰”的具体情况未多加描述,但它与“星秋”同行。这两只大熊猫作为中国珍稀物种的代表,前往澳大利亚。它们肩负着新的合作使命,并在异国他乡展示中国大熊猫的独特魅力。它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中澳两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它们象征着和平与友谊。
前期沟通交流准备
为确保此次行程的顺利进行,阿德莱德动物园的专家团队已提前到达四川。双方专家在兽医和饲养员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星秋”和“怡兰”的性格、生长、饮食管理及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了解和学习。这一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显示出双方对大熊猫旅居生活的重视及责任感,旨在确保大熊猫在阿德莱德动物园获得最优质的照顾。
回顾旧一轮合作关系
自2009年起,中澳两国在大熊猫保护研究上展开合作。当年,“网网”与“福妮”抵达阿德莱德动物园。经过15年的共同努力,双方在濒危物种科研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包括疾病防治等研究。技术交流活跃,公众教育覆盖面扩大,阿德莱德动物园因大熊猫而吸引游客数量增长45%。这一现象凸显了大熊猫对动物园和两国关系的重大影响。
中澳联合保障安排
中澳两国共同努力确保“星秋”和“怡兰”在旅居期间的生活质量。抵达阿德莱德动物园后,它们将得到妥善安置,该动物园拥有丰富的熊猫养育经验。中国专家随行并停留约一个月,协助它们适应新环境。澳大利亚方面每月向中国提供熊猫的健康状况报告,以便中方掌握其生理和精神状态。此外,动物园园长还说明了在饮食方面已做好充分准备。
适应新环境的措施
在饮食上,阿德莱德动物园的负责人菲尔·安斯利透露,该园内20公顷的竹子种植园培育了超过十种不同种类的竹子,并采用熊猫中心的食谱制作了特制零食。至于居住条件,“网网”和“福妮”归国后,其馆舍已进行了升级和改造。这些改进措施预计将有助于“星秋”和“怡兰”更快地适应新家园,开始新的生活。
隔离检疫与公众见面
在阿德莱德动物园,两只大熊猫将接受为期一个月的隔离检疫。顺利的话,它们最早将于明年年初与公众见面。届时,澳大利亚民众将有机会近距离观赏这两只可爱的大熊猫。中澳两国的大熊猫合作项目不仅对熊猫保护至关重要,而且将继续在推动文化交流和加深民众情感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各位读者,对于“星秋”和“怡兰”的旅居生活前景,您有何看法?期待您的评论参与。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您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