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凌晨3时左右,“皖顺新5899”号船舶驶离巢湖船闸复线闸室。巢湖船闸的货运过闸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了通航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显著成绩值得特别重视。
巢湖船闸基本情况
巢湖船闸位于巢湖与裕溪河的交汇处,拥有主副两条船闸。其中,主线船闸自1959年动工,按照苏联Ⅲ级闸室规范建造,至今已安全运行六十余年。副线船闸于2012年完成建设,其设计亦采用Ⅲ级标准,并兼顾了Ⅱ级水深需求,单线年设计通过量达到2014万吨。
货运量增长因素
合肥及其周边地带对进出口商品的需求极为迫切。自江淮运河启用后,其运输货物量明显增长。受菜子湖航线暂时关闭及黄雒闸改造影响,庐江的电煤船舶航线有所变动,多种因素促使合裕航线船舶流量持续攀升。这一变化既带来了挑战,亦促进了巢湖船闸货运量的提升。
面临的问题
巢湖船闸面临船舶数量上升导致的通行容量不足。这一状况导致了时段性的排队现象。大量船舶需排队等待过闸,这不仅增加了船只的运输时长,也影响了物流的总体效率。对企业及从业者来说,这种情况将增加成本,损害其经济利益。
解决措施
巢湖船闸实施了多项积极措施。首先,制定了旨在保障通航顺畅的工作计划,旨在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其次,建立了巢湖与裕溪两船闸的联合调度机制,旨在减轻裕溪航道的等待压力。此外,严格执行三级调度管理制度,提前合理规划船只大小,提升了过闸效率。同时,强化了日常维护工作,确保了全天候的安全运行,并对船员服务进行了优化。
今年货运成果
从今年1月1日至12月12日24时,巢湖船闸共通行船舶49553艘次,同比增长13.47%。同期,船舶过闸总吨位增至10033.93万吨,增长率为16.01%。这些增长数据凸显了巢湖船闸在航运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势头。
未来发展规划
巢湖一线船闸的扩建与改造工程即将启动。改造完成后,其通行能力将大幅提升,这将更有助于应对江淮物流大通道货运需求的增长。巢湖船闸管理处负责人陈飞表示,这一突破亿吨的成就归功于多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他们将继续遵循发展原则,把握发展良机,不断提供高质量服务。
关于巢湖船闸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热切地征求了读者的意见,想了解大家对其可能面临的困难有何看法。诚挚邀请读者们为本文点赞、分享,并积极参与评论区,畅谈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