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张胜兵携防汛防旱处员工,对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的后汛期装备保养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指导。这一行动凸显了对防汛工作的持续关注。无论是抢险队伍还是救援队伍,在防汛工作中均扮演关键角色,其成长与表现备受关注。

调研队伍设备维护情况

9日清晨,市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启程前往南通市防汛应急抢险队伍所在地点。抵达后,他们集中对协议代储的防汛救援物资进行了详细检查。工作人员逐一核对设备数量和种类,确保无遗漏。同时,他们细致检查了设备的维护保养状况,确认设备无损坏且功能完好。这一步骤对于防汛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为完备的设备是保障防汛工作的基础。通过这一系列的严谨检查,旨在确保在未来的防汛行动中,设备能迅速投入使用。

设备检查完成后,相关人员对抢险队的设备维护与管理流程进行了初步审查。审查结果显示,现有的维护保养工作整体上较为完善,然而,部分细节仍有提升空间,比如某些设备的防锈措施有待加强。这样的细致评估对提高防汛抢险队伍的装备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座谈了解队伍建设情况

午后,调研人员与防汛应急抢险团队举行了交流会议。会上,与会者重点探讨了队伍的建设进展。据悉,该队伍正持续扩大规模,成员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职责分工愈发明确。在历次防汛救援行动中,该队伍展现了其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在今年多场台风侵袭期间,其表现尤为出色。

台风“贝碧嘉”侵袭时期为参照,9月20日,我市中南部地区遭受了暴雨至大暴雨的极端天气,北部地区则是中到大雨,局部地区遭遇暴雨至大暴雨。在此紧急时刻,防汛应急抢险队伍迅速作出反应,所有成员均勇敢站出来,全面展开应急抢险救援行动。这一行动充分显示了该队伍应对恶劣天气和复杂局面所具备的能力。

今年我市受台风影响情况

今年,我市经历了多场台风的袭击。其中,3号台风“格美”引发了降雨和强风,对部分地区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影响。此外,13号台风“贝碧嘉”、14号台风“普拉桑”以及21号台风“康妮”也接踵而至。受台风影响,我市部分区域的降水量显著增加,面临严峻的天气形势。

揭秘南通防汛应急抢险队:如何在台风中守护城市安全?  第1张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台风挑战。各级防汛应急抢险队伍迅速行动,坚守岗位,紧密合作,构筑起一道稳固的防御线。此举不仅展现了队伍的责任感,同时也彰显了防汛应急管理体系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有效协调与运作。

全市抢险救援队伍成果

今年汛期,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展现出卓越的协调作用。共调度了693支防汛救援队伍。这些队伍的救援人员总数达9128人次,并配备了1352台套救援设备。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在恶劣天气中奋不顾身进行抢险救援的人员。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付出,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得以降至最低。

揭秘南通防汛应急抢险队:如何在台风中守护城市安全?  第2张

在市区遭遇洪涝或山区面临地质灾害风险时,这些救援团队均能快速抵达事发地实施救助。例如,当某社区内积水严重,抢险队便立刻进行排水作业,确保居民的安全无虞。

对队伍贡献的高度评价

张胜兵高度评价了南通市防汛应急抢险队及南通市蓝天救援队在抗洪救灾中的积极作用。这两支队伍的规模持续扩大,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并展现出强烈的社会担当。在抗洪救灾一线,它们展现出了快速响应和高效行动的能力,后勤支持也相当到位。以某区域堤坝险情为例,队员们迅速展开加固作业,成功遏制了险情的进一步恶化。

在多次灾害救援行动中,这两支队伍始终身处最前沿,成功战胜重重挑战,为受灾民众带来了生的希望,并因此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尊敬。

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

队伍已取得显著成绩,然而张胜兵对新形势下的防洪救灾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期望。目前迫切需要打造一支能迅速应对的救援队伍。这要求人员需快速响应,物资需及时补给,技术支持亦不可或缺。构建涵盖人员、物资和技术三方面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至关重要。

在“准备”与“救援”阶段,各项任务需细致落实。需加强演练和培训,通过反复实践增强团队的实战水平。例如,定期举办防洪演练,模拟各种情境增强应对措施。在此,提问:您觉得在加强防洪救援队伍的建设中,哪部分最迫切需要改进?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并请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