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吨巨桥华丽转身!82分钟惊险跨越铁路,创下国内最长跨铁路悬浇T构转体桥纪录  第1张

12月11日午后,国铁昆明局区域内出现了一项备受关注的工程壮举。在82分钟内,我国独立设计并施工的、单体最长、最重的跨铁路悬浇T构转体桥,在盘西铁路车转弯站至羊尾哨站区间,成功实现了顺时针52度的转动。此桥成功跨越了盘西铁路,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重大进展。这一成就得益于无数建设者的辛勤付出,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卓越的工程技术实力。

上跨盘西铁路的关键桥

2.4万吨巨桥华丽转身!82分钟惊险跨越铁路,创下国内最长跨铁路悬浇T构转体桥纪录  第2张

富源县杨二冲周边的桥梁对宣威至富源高速公路的施工极为关键。此桥是高速公路多个关键工程之一,主桥采用单箱三室直腹板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桥面宽度为25.7米,底板宽度为19.7米。桥梁整体坐落在半径1123.669米的圆曲线上,桥面设有3%的横向坡度,转体重量高达2.4万吨。设计之周密和详尽的数据展现了设计师的精心规划。该桥梁的地理位置和技术参数凸显了其在地方交通网络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工程建设的复杂性。

最大限度减少对铁路影响

2.4万吨巨桥华丽转身!82分钟惊险跨越铁路,创下国内最长跨铁路悬浇T构转体桥纪录  第3张

盘西铁路上空,该立交桥横跨而过,与铁路最近支柱相距仅17.6米。施工团队为确保铁路运输不受影响,面临巨大挑战。他们巧妙把握列车运行空隙,提高施工效率。运用T构箱梁转体技术,施工团队在铁路线上平行作业,通过挂篮悬臂浇筑梁体。当桥梁转动至52度时,成功跨越铁路,与预定位置精确对接。该施工技术体现了现代施工的精湛技艺,既保障了铁路运营,又确保了桥梁工程顺利推进。

转体的技术与平稳性

现场技术负责人阐述了他们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深入考量。目前,桥梁的旋转状况表现优异,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效果明显,旋转过程十分平稳。在施工环节,精确的控制至关重要,涉及对旋转角度、速度及梁体平衡的细致调整,这些调整必须符合严格的质量要求。尽管旋转过程历时仅82分钟,然而这一成就的背后,是长期工程试验、数据分析和先进施工技术的有力保障。

保障施工安全的措施

2.4万吨巨桥华丽转身!82分钟惊险跨越铁路,创下国内最长跨铁路悬浇T构转体桥纪录  第4张

铁路转体工程的安全评估至关重要。国铁昆明局高度重视此事,并设立了专门的施工协调小组。该小组负责组织召开施工前的预备会和协调会。在施工前,必须提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明确风险点,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得到严格遵循。严格的措施是基于对涉铁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的重大损失进行考量,这不仅会严重影响铁路运营,还可能对施工工程造成毁灭性影响。

质量保障全程检测

国铁昆明局工管公司滇中涉铁管理项目部在质量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经理胡正奎指出,项目对从原材料检验到混凝土钢筋焊接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测与控制,以确保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目前,所有安装设备均已达到一类装标准,混凝土质量实现了零缺陷。这一做法反映出,项目不仅关注施工进度与安全,同时对工程质量提出了严格的标准。从原料采购到建筑实体各环节的严格监管,是确保大桥成为优质工程的关键所在。

对区域交通的重要意义

宣威至富源高速公路是云南省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的关键项目,全长57.567公里。该线路起于宣威市桃树凹,与G56杭瑞高速相连,并向富源县杨二冲延伸,最终与G60沪昆高速相接。工程中,上跨盘西铁路立交桥的转体施工取得了重要进展。全线通车后,G56杭瑞高速与G60沪昆高速将实现无缝连接,显著提升区域交通条件。此举对区域经济发展、人际交流和资源流通产生深远影响。不过,关于当地民众何时能真正感受到这一变化,目前尚未有明确消息。欢迎点赞、评论并分享,以增强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