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海这所小学如何用1000多场足球联赛点燃校园激情?  第1张

每天早晨,蓬莱路第二小学的足球场成为五人制“蓬超”联赛的活跃场所。与其他学校足球场利用率较低形成鲜明对比,此处却洋溢着浓厚的足球氛围。人们不禁好奇,为何这项活动能持续如此之久,且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独特的“蓬超”晨赛

周一早晨7点15分,三(7)班的陈佳铭同学,虽身体不适,却与父亲一同抵达了五人制足球场。7点30分,体育学科负责人邵斌吹响了比赛开始的哨声。25分钟后,穿着校服的球员们陆续走进教学楼。这片场地上的晨赛已持续超过十年,累计比赛场次超过千场。在上海,这一现象颇为罕见,孩子们不畏严寒酷暑,早早地参与其中,显示出极高的热情。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令其他学校望尘莫及,同时也彰显了蓬莱路第二小学对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

二变革赛制的初衷

2012年,球场铺设了人工草坪,邵斌便有了充分利用的想法。起初,他举办了淘汰制比赛,孩子们身着定制的球衣,兴奋地参与其中。然而,一旦被淘汰,球衣便失去了作用,许多孩子都表达了希望有更多比赛机会的愿望。到了2013年,“蓬超”赛事应运而生,其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循环赛制。这种赛制避免了因一场失利而直接被淘汰的风险,使得更多孩子得到了参赛机会,同时也进一步点燃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

三校队带动班级球队

蓬莱路第二小学的校队成员人数接近一百,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中,如同星星之火可以引发大火一般。队员们以“足球大使”的角色引领,促使几乎每个班级都成立了足球队。此举不仅扩充了校园足球队伍的规模,还使足球文化在班级层面得到更广泛的渗透,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赛场上不再仅限于少数精英的活跃。

四注重保护学生兴趣

校园内大部分学生缺乏足球基础技能。当比赛双方实力悬殊时,即便机会众多,普通学生也易失去参与热情。因此,“蓬超”制定了相关规则,例如在比赛结果已定的情况下增加替补上场时间。这些规则旨在保护学生们的足球兴趣,确保不同水平的孩子们都能在比赛中充分感受足球的乐趣,同时也促进了校园足球的广泛推广。

五“蓬超”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蓬超活动持续了十多年,在众多学生及家长心目中,它已经构成了学校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不少学生家庭期待着子女能在毕业前参与总决赛。这一赛事不仅是一场足球竞技,还对孩子耐力、抗病能力和学业平衡能力进行了全面检验,同时,它也弥补了当前教育中挫折教育的缺失。通过参与充满竞争的集体运动,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自我提升。

六“蓬超”项目的扩展

蓬莱路第二小学在足球领域的成就之上,持续进行项目扩展。在刚刚落幕的上海市学生运动会足球赛事中,该校荣获第四名的好成绩。校长余祯强调,不能仅让喜爱足球的学生感到快乐。因此,“蓬超”项目已逐步扩展至乒乓球、小轮车等多个领域。此举旨在让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竞技运动的乐趣,从而进一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您所在学校是否举办过此类富有生机的体育活动?欢迎各位留言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