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中的“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其“光储直柔建筑直流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2024年度的工作审查和专家咨询活动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海纳工程院的项目尤为引人注目,它从34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储直柔示范工程项目的项目之一,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建筑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项目脱颖而出的意义
该成果影响深远。观察城市发展,上海真如副中心作为现代都市区域,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海纳工程院项目得选,彰显其在城镇可持续性发展上的巨大潜力。在国家战略层面,此举是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积极回应。此次入选有望激发更多城市区域在建筑可持续技术领域的探索。据了解,我国近年来积极支持此类绿色环保建筑项目的研发与应用。
该项目的入选对周边区域亦将带来积极的影响。周边的商务或住宅建筑或许会借鉴其设计理念。此举彰显了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在绿色建筑发展新模式上的探索决心,并为其他城市的类似区域提供了可参考的典范。
项目的技术手段与节能原理
杨宏,真如副中心副总工程师兼工程部经理,透露项目主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海纳工程院建筑的能源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精确管理,确保建筑在四季中能够实现部分能源的自我生产和销售,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朝着实现零碳排放的环保目标迈进。
该建筑的核心在于其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众所周知,在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供电器使用的过程中,传统方法会导致能量损耗。本项目有效减少了这一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同时,系统可根据建筑需求和外部环境自动调节电力生产与使用,展现了其出色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特点。
项目的能源产出与效益分析
根据测算,海纳工程院建筑在能源产出和效益方面表现突出。该建筑光伏年发电量高达12.88万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率高达17.37%。因此,它能够充分满足整个楼栋全年照明和通风的电力需求。在节能减排方面,该建筑表现出色,能耗强度降低幅度达到26%,每年可减少碳排量54.50吨。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该项目的强大实力,同时也证实了光储直柔建筑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从建筑运营成本的角度分析,降低对外部电力的依赖,等同于降低了电力采购的费用。此外,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节省资金,而且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具有显著价值,彰显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贡献。
建筑的其他减排措施
海纳工程院项目不仅包括光储直柔系统,还实施了众多减排策略。项目通过全面电气化手段削减直接碳排放,并融合了桩网互动系统以及智慧能源管理等当前节能减碳领域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相互协作,共同推动节能减碳目标的实现。
海纳工程院,一座荣获绿色三星认证的建筑,其建筑构造有利于保温和隔热,且其机电设备系统运作高效。因此,在建筑运营过程中,碳排放量得到显著减少。该建筑不仅实现了室内“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还降低了能源使用量,展现出一种既健康又可持续的建筑典范。
项目的现有成果与荣誉
海纳工程院的项目成果显著。该项目已正式成为真如城市副中心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的一部分,此举进一步稳固了其在地区绿色建筑领域的关键地位。项目通过了绿建三星预评价、光储直柔专项评审,并获得了碳中和建筑金级认证。这些认证全面展示了项目在多方面的优异表现。
该案例同样获得了国际组织的肯定,并被联合国人居署选为中国城市及企业在低碳发展方面的典范。这一认可标志着中国低碳建筑领域的成就已登上国际舞台,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项目对未来建筑发展的影响
海纳工程院项目对建筑未来趋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该项目在国内树立了一个成熟的典范。众多规划或在建的建筑项目可能会借鉴或优化此项目的成功要素,以构建自身的绿色可持续建筑。在技术传播层面,光储直柔等关键技术或许会因该项目而加速普及。
此项目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建筑领域低碳变革的潮流?这一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广泛交流。期待各位在评论区踊跃发表个人见解。若您对该项目表示赞同,不妨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